模式
作者:賴小鵬
“威力威力,夠威夠力!”這位曾經家喻戶曉的電器明星早已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十年之後重出江湖,在洗衣機市場剛剛站穩腳跟不久又高調進軍冰箱業,肩負重任的威力能否再現它曾經的品牌威力?
國內老牌洗衣機生產廠家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日在順德正式宣布進軍冰箱行業,並一口氣推出了30多款樣機。年輕消費者可能對威力電器不太熟悉,但市場對威力洗衣機卻並不陌生。“威力威力,夠威夠力!”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曾在上世紀80年代家喻戶曉。冰箱業在2010年吸引了眾多巨頭加盟——4月微波爐專業戶格蘭仕正式宣布進軍冰箱業,9月空調“一哥”格力電器高調宣布進軍冰箱業。同樣是新進入者,剛剛在洗衣機市場重新站穩腳根的威力電器相對弱小,沒有格力和格蘭仕的體量和品牌優勢,2011年市場預期一場家電業大戰在即,在洗牌前夜,威力電器闖入冰箱業,能否再顯威力?
“洗衣機大王”,重出江湖
北有海爾,南有威力。威力電器的前身是成立於1980年的中山威力洗衣機廠。威力電器在20世紀80~90年代極為輝煌,1989~1996年,威力洗衣機連續7年產銷全國第一,連續4年占全國行業總產值的20%,是當時中國洗衣機市場的王者。1990年,江澤民同誌曾經參觀威力電器廠,1995年國家統計局正式授予威力電器“洗衣機大王”的稱號。威力電器興起於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省,是第一批進入洗衣機行業的企業之一。威力電器早期依靠高投資和技術創新,建立了規模優勢。同時企業很注重品牌建設,從“威力威力,夠威夠力!”到“威力洗衣機,獻給母親的愛”,在營銷策略上極為進取,市場上更有“北有海爾,南有威力”的美譽。
淡出視野,昨日黃花。威力洗衣機從1997年開始滑坡,1998年全麵衰退,昔日的領頭羊地位已被海爾與小天鵝等對手趕上並遠遠超過。2000年,威力洗衣機產量不足80萬台,同期全國洗衣機產量超過1320萬台。威力在產品結構、企業綜合實力上與對手的差距日漸拉大。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國外金融危機出口受阻,市場低迷和產權不清挑起相關利益者的鬥爭使威力從洗衣機大王寶座上跌下來。之後,威力在戰略上選擇了向空調、小家電等競爭較弱的領域進行多元化發展的道路。2000年,春蘭空調的“價格戰”,使威力很受傷。威力電器開始了資產重組、再資產重組的厄運,從外部引進老總到賣給科龍,直到最終在2005年東菱凱琴集團入主。在此期間,威力從公眾的視野中慢慢消失。
威力亮劍。重出江湖。2005年,以出口小家電聞名的廣東東菱凱琴集團投資1.5億控股威力洗衣機,重整旗鼓,啟用原美的製冷家電集團副總劉亮掌管威力。在劉亮的帶領下,威力電器回歸洗衣機主業,主要定位於二三線市場。劉亮自稱2010年的市場份額在6%~8%,銷售額預計9.5億,單品超過美的旗下的榮事達,正在追趕行業領導者美的和海爾的步伐。2010年12月初,威力再度出現在大家麵前,並更換使用長達30年的企業標識全麵啟用新標,高調宣布進入冰箱和微波爐行業。威力品牌的新元素“科技、時尚、環保、創新、合作、共贏”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認同?
威力挺入,意欲何為
家電市場,誘人商機。在城鎮市場,“十二五”時期預計將有約5050萬台的冰箱、6200萬台洗衣機和12000萬台空調超過使用壽命,大量的家電產品進入更新期。預計“十二五”平均每年更新電冰箱1000萬台,更新洗衣機1250萬台,更新空調2400萬台。“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將為家電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機遇。2009年,我國城鎮化率為46.6%,預計“十二五”期末,將達到52%。保守估計,“十二五”時期城鎮人口將增加4500多萬,新增1000多萬戶城鎮家庭。這也意味著平均每年將增加數百萬套各類家電產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