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開心日記”和“拚音日記”(2 / 3)

為了不妨礙他“寫文章”,我把上床睡覺的時間推遲到8點半。然而到了8點半,任你怎樣催他休息,他還是不肯。我又推遲到了9點。但是到了9點,他仍然大言不慚地宣布:“我的大腦裏有很多東西,不寫出來明天會忘記的!”同時依舊手不停筆。

因為是周末,第二天可以不上班,我也沒有太理會他。心想,就讓他寫到和我們一起睡覺吧!

不料到了10點,他還是興致勃勃。完全沒有睡意。

“凱凱,時間不早了,該睡覺了。”我們是苦口婆心。

“不行,我必須把文章寫完才能睡覺——你們,還是你們先睡吧,放心,我會早睡的。”想不到,這些我平時說的話,都“錄”進他的小腦袋裏去了。

因為考慮到他做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寫文章。我們不敢打擾他,於是就躺在床上饒有興趣地看著他像煞介事地“寫文章”。

最後我們隻能用假裝大打呼嚕來表示我們已經早睡熟了。呼嚕聲此起彼伏。大概已經10點20分了。他才伸一個懶腰,把筆丟下,準備睡覺了。

我們連忙爬起來,幫他脫了衣褲,一塞進被窩,他就睡著了。

我則拿起他寫的文章,端詳起來。確實是好文章啊!就這樣的練習本紙,他就這樣一行行地寫了十多頁!而且是一絲不苟,整整齊齊的書寫!誰能說,這不是他在用他發明的特殊的語言符號,在表達著他的特殊的感情呢?

看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孩子讀一年級後,僅僅幾個星期的時間,已經學會了拚音。既然會拚音了,就意味著可以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了。因為他在平時,已經會用大量的語言表達許多思想感情甚至個人的意見和看法了。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讓他真的用拚音文字寫他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呢?

為了使他對寫作感到興趣,我特地到文具店買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日記本和一枝很漂亮的圓珠筆,交給他說:“你既然已經會寫拚音了,那麼,就可以真正地把自己看到、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了。從今天開始,請你每天用一定的時間寫一寫日記好嗎?隨你寫什麼都成!”

從那天晚上開始,他就開始了日記的寫作。

每天他的日記完成後,我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大聲地朗讀,讓他的爺爺奶奶和媽媽都做聽眾。剛開始,日記寫得並不好,經常是亂七八糟地什麼都寫,什麼都有。漸漸地,隨著他觀察力的加強和漢字量的增加,他的日記寫得好起來了。

當他把日記遞給我時,我總要大聲宣布:“各位注意了,我開始朗讀凱凱的日記了!”而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像一隻小老鼠似的找一個門角躲藏起來,在門後麵吃吃地笑。

是的,他非常喜歡我朗誦他的作品,隻是有些難為情罷了。例如:

今天我zai學校yao大便,dan是我mei有草zhi,

(在)(要)(但)(沒)(紙)

我jiu wen人jia jie,可是人jia mai有

(就)(問)(家)(借)(家)(沒)

我jiu dao老師na r去jie lao shi jei gei我一張

(就)(到)(那兒)(借)(老)(師)(借)(給)

這種日記寫出來後,我們大加表揚,我並且還大聲朗誦了三遍。這時,孩子已經完全躲到門背後去了,隻能聽到門後傳出的更為放肆的笑聲。

因為他在這段日記的最後一句話中未點逗號,我就故意讀成,“我就到老師那裏去借老師,借給我一張。”孩子聽後,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我想,他應該已經理解斷句的重要性了吧!

夾雜拚音的日記階段很快就過去了,大概到一年級下,孩子就能少用或者不用拚音文字寫日記了。如下麵的一則,除了很好地記敘了突發事件,孩子還在日記一旁畫了插圖,十分有趣:

今天上課時候,因為小朋友上課比較吵鬧,把徐老師給氣壞了。她就大罵搗蛋的葉勇。罵著罵著,她的假門牙突然掉了出來,她連忙用手又把它塞進嘴裏去。

假牙掉出、塞進不過一兩秒鍾的過程,就被孩子敏銳地捕捉到,而且記錄在案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即時觀察能力!

寫日記,要使孩子覺得是開心的事,有趣的事,不能讓他覺得是苦差事。任何事件,樂意為之的,再苦也是樂,不高興為之的,再好也是苦的。古人說的“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大概是教育的重要真諦。

我從來不指責孩子的日記寫得不好,隻要是交給我看的,總是放開嗓子,縱情朗誦。當然,每次都躲起來聽讀日記的他,完全能從我朗誦的語氣、語調以及誇張的表情中,感受到我對這篇日記的評價。

因襲幼兒園的習慣,孩子到二年級時還喜歡在日記中夾實物、畫圖畫,甚至於亂寫亂塗,但這都被認為是正確而可以得到鼓勵的。

孩子到二年級時,已經能在日記中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意見了。不知從哪裏得來的有關“隱私權”的知識,日記不太願意給我看了。當然,我不能強迫看他的“作品”,不過在他不知道時,我也會偶爾偷看一下,以了解孩子思想的發展狀況而已。但到孩子進“預備班”後,確實不曾“偷看”過他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