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北京人”與中國遠古居民(3 / 3)

周口店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特別是隨後又發現了石器和用火遺跡,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切實的肯定,並使人類進化的序列得以基本明確,為“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在此之前,雖然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爪哇的“直立人”和德國的海德堡人的遺骨已經問世,但這些發現由於保守思想的束縛並未得到學術界的公認,即使在持進化論的學者當中,對於人類起源的問題和這些發現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地位,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使這一切問題都得到解決。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及化石的發現,是世界古人類學研究史上的大事。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古人類遺址象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的古人類、古文化、古動物化石和其它資料。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而今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對此作出這樣的評價:

在北京西南42公裏處,遺址的科考工作仍然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中國猿人屬北京人的遺跡,他們大約生活在中更新世時代,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類的遺跡。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曆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學術意義,使之成為世界科學界眾所矚目的稀世瑰寶,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它也成為一些投機商和帝國主義者所覬覦的對象。裴文中等發掘出來的5個北京人頭蓋骨和—批化石,於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全部在幾個美國人手裏奇怪地“失蹤”了。該事件成為震驚世界的失竊案。50年代以來,人們繼續尋找著;令人失望的是,至今仍無結果。這一案件目前已引起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據說,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破冰之旅,他曾經帶給中國一個重要禮物,即有關阿波丸號的情報資料(阿波丸號沉沒位置圖),據稱,阿波丸號上有價值50億美元的黃金,還有比這50億美元還貴重的就“北京人”頭蓋骨。

逝者已逝,“北京人”是不是還能回來,至今仍是一個謎。“北京人”走了,中國這片熱土上是不是還可以找到古人類的其它蹤跡?古人類學家在尋找。

三從“元謀”到“巫山”的崎嶇之路

“北京人”的失蹤,並不意味著中國大地上古人類線索的終結,就在人們繼續追尋“北京人”的同時,古人類學家牽扯出一串更長、更為激動人心的古人類萍蹤的絲線,自1963年起,陝西藍田人、雲南元謀人、安徽和縣人、湖北陽縣人及南京湯山人也陸續走出亙古,撩開其神秘的麵紗。

1963年先後在中國西北部陝西省的藍田縣陳家窩發現了距今65萬年左右,在公王嶺發現了距今100萬年左右的早期人類遺址。被命名為藍田人,藍田人屬早期直立人,學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藍田人遺址包括陳家窩地點和公王嶺地點兩處。除藍田人骨骼化石外,這兩處地點還出土了200餘件石器,以及藍田劍齒虎、李氏野豬、三門馬、葛氏梅花鹿等中更新世動物化石。在公王嶺地點,與人類化石同一地層出土的以三棱大尖狀器為特色的石器,被認為是藍田人文化的特征之一,此外還發現了用火的遺跡。公王嶺化石是亞洲北部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藍田人的發現為研究古人類進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965年在中國西南部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麓又發現了“元謀人”。元謀人化石曾被認為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遺址中還出土有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動物化石,打製石器及炭屑。元謀人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雲南高原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元謀人化石據曆史教科書說,距今有170萬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安誌敏指出這一結論是錯誤的。他說“我國的元謀猿人化石曾被認為距今一百七十萬年,但據古地磁重新分析,被確定為不應超過七十三萬年,即可能為距今五十至六十萬年或更晚一些。”

西方、美國等專家認為人類起源在非洲東部,那裏發現了好多東西,400——200——100萬年前的直立人化石都有發現,用不著再爭論了。

說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的確確是正確的。亞洲有無可能是一個起源點?中國的古人類學家提出這樣一個疑問。

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類學家、考古學家都曾在三峽地區采集到新石器時代以前的遺物。1870年歐文在《中國化石哺乳動物》一文中,描述了三峽和四川的幾種哺乳動物,如中國貘、東方劍齒象等,均是歐文研究後定名的。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古生物學家葛蘭階以旅遊為名,在三峽考察,希望能得到人類化石,並在今三峽庫區萬縣鹽井溝購得化石,據此出版了《中國四川石灰岩裂隙中之更新世哺乳動物》一書,在國際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這些遺物由於缺乏確切的地層關係而無法斷代。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對三峽地區進行了全麵的考察,峽區舊石器地點與古生物化石地點有驚人的發現,僅湖北宜昌至四川涪陵一線,即發現古人類、舊石器及古脊椎動物化石點達60餘處。

198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一支考察隊根據當地農民提供的消息,尤其是當地一名中醫曾在龍骨坡發現“龍骨”(即哺乳動物化石)的事實,進行深入考察。

1985年10月13日下午1時,古人類學家黃萬波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洞苞西坡(俗稱龍骨坡)發現了距今204萬年的“巫山人”化石。包括含有兩顆臼齒的下頜骨一塊,新生出的恒門齒一枚,被命名為巫山人。與古人類化石同時出土的還有116種哺乳動物化石群,其中大部分哺乳動物已滅絕,僅有10餘種至今還生存在地球上。而且發現了10多種早更新世早期步氏巨猿化石,距今達248萬年。更重要的是還發現了古人類加工或使用過的兩件石器。1997年在第二階段的發掘中,出土大量的石器,製造粗糙,第二步加工者甚少。在同一地點有如此一係列的重大發現,是世界古人類發掘史上罕見的,龍骨坡也是世界上研究人、猿分野的理想寶地,說明在200萬年前,華夏大地已有了人類的足跡,證實長江三峽地區是世界人類祖先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為人類起源於亞洲說提供了新的佐證。據說這類化石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考古學家認為,中國最早的人類誕生在三峽地區。

巫山人的發現證實了青藏高原東部是人類的搖籃,改變了西方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說法,改變了人類起源的理論。

緊隨著巫山人之後,又走來了建始人。

從“巫山人”龍骨坡遺址往東南方向行約80公裏,是湖北省建始縣高坪鎮窯場灣。那裏有一個石灰岩的穿山洞,有東西兩個洞口,海拔750米,洞長120米,洞內呈管道狀,蜿蜒曲折,有深淺不一的支洞10個。與其他古人類遺址的發現非常相似,在這裏也常有“龍骨”出土。根據這一線索,自1968年被到2000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先後在此進行過大小9次發掘,並由此獲得了人類進化史上的重要發現。1999年至2000年間,聯合發掘隊共清理堆積2500立方米,發掘出2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大哺乳動物化石30多個種屬、小哺乳動物化石50多個種屬,同時在堆積中還發現了石器、石製品和骨器。2000年11月,由中科院15位古人類、舊石器、哺乳動物等方麵的專家組成的成果鑒定委員會對巨猿洞發掘成果進行了審定,確認發現的3枚古人類牙齒化石為人屬早期成員。2002年12月,課題組正式將其命名為“建始人”。

巫山人、建始人的最新出土資料,促使人們不得不思考,亞洲人究竟是不是非洲“移民”?考古學家如是說:“巫山人”、“建始人”古人類化石和石製品的發現,為我們在亞洲尋找更古老的人類,研究人類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中國很可能是世界上早期人類的發源地之一。長江三峽南岸的“建始人”和“巫山人”化石距今都在200萬年以前,這為人類亞洲起源說提供了強有力的實證。此外在湖北長陽地區發現了13萬年、12萬年前的舊石器和人類用火的遺跡,這足以證明亞洲人是由自身本土連續發展起來的,不是從非洲遷徙來的。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劉慶柱也指出:“建始人”化石及舊石器的發現,足以證明中國人的發展具有本土連續性,這對於當今中國乃至東亞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對於探討人類起源的“一元”、“二元”或“多元”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1910年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區曾經發現一個臘瑪古猿的上頜骨破片,其年代為1000—800萬年前。1961年在肯尼亞的特南堡也發現了臘瑪古猿化石,年代為1400萬年。臘瑪古猿被認為是人類的遠祖。1980年12月1日,由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率領的發掘隊,在雲南祿豐石灰壩發現了舉世罕見的臘瑪古猿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年代為800萬年前,這個古猿頭蓋骨比非洲古猿更接近人類。這個頭蓋骨的發現,其意義完全可以與“北京人”頭蓋骨媲美,它為解決人類起源問題提供了極為珍貴的科學論據。我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賈蘭坡據此認為人類起源的中心在亞洲南部。

中國境內的古人類遺址如點點繁星,鑲嵌在世界的東方,藍田人、元謀人、巫山人、建始人的先後麵世,雄辯地證明了在中國境內生活著世界上第一批公民。早在渺遠的洪荒時代,中國這塊土地上就有眾多的居民在活動著。

主要參考文獻:

賈蘭坡、黃慰文《周口店發掘記》,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

李濟《考古瑣談》,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濟《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

黃萬波等《巫山人遺址》,海洋出版社,1991年。

黃萬波、侯亞梅、徐自強《龍骨坡:200萬年前的山寨》,中華書局,2006年。

鄭紹華《建始人遺址》,科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

裴文中《舊石器時代之藝術》,商務印書館,1999年。

葉文憲《重新解讀中國——重新解讀19世紀前的中國》,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林耀華《原始社會史》,中華書局,1984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賈彧彰、竇忠如:《迷失周口店》,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