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嶽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賞析】
本詩寫於唐大曆三年(768)冬,抒寫了作登上嶽陽樓的複雜感受。本詩與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陽城”同為詠洞庭湖的絕唱。嶽陽樓:原嶽陽(今湖南嶽陽市)城西門城樓,下臨洞庭湖。洞庭: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吳:古國名,在今江蘇一帶。楚:古國名,在今湖南、江西、湖北一帶。坼(chè):裂開。這句說洞庭湖把吳楚分開在東南兩方。乾坤日夜浮:天地好象日夜漂浮在水麵上。親朋無一字:親戚朋友沒有音信。老病有孤舟:年老多病在孤舟上漂泊。戎馬關山北:北方戰爭不止,當時吐蕃入侵,郭子儀率兵駐守奉天。戎馬:指戰爭。憑軒:靠著窗欄。憑:依,靠。軒:窗欄。涕泗:淚水、鼻涕。
第一二句點題,用“昔聞”,“今登”互襯,寫出詩人的喜悅之情。三四句寫登樓所見,描繪出洞庭湖浩浩蕩蕩,橫無涯際的壯觀景象。五六句轉入對自己淒苦無助的感歎。最後兩句抒發了憂國憂民之情,升華了全詩的思想境界。詩中回蕩著作者的濃烈情感,大起大落,十分自然,抒情寫景融為一體,始終洋溢著悲壯情調。杜甫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在這首詩中充分得到展現。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賞析】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嶽陽市西。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潭麵:指湖麵。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成。這裏一說是水麵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麵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這裏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授監察禦史,貶為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後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有《劉夢得文集》。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麵的開闊廖遠,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麵的平靜。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裏的青螺。作者貶逐南荒,多次來往於洞庭湖畔。把君山比銀盤青螺,構思精巧,與雍陶《題君山》“一螺青黛鏡中心”、黃庭堅《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銀山堆裏看青山”異曲同工。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這首山水小詩將洞庭湖描寫得如此高曠清超,充分表現出詩人的奇思異彩。
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其二)
宋·黃庭堅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麵,銀山堆裏看青山。
【賞析】
君山,在洞庭湖中,也叫洞庭山。詩人在雨中憑欄遠眺,當時詩人貶謫四川六年之久,剛得以放還,心中的喜悅浮於詩麵。川:河流,詩中指洞庭湖。婠(wǎn):纏繞打結。湘娥:湘水的女神。傳說舜的兩個妃子溺死在湘江,死後為神,號湘夫人,居住在君山。鬟(huān):婦女梳的環形的發髻。當:在。銀山:指銀山似的波浪。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治平四年進士。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政治主張與蘇軾相似。他是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詩風瘦硬峭拔,而兼具質樸雄沉。有《山穀內集》、《外集》、《別集》等。
詩的前兩句是實寫,寫遠景,風雨中登上嶽陽樓,詩人的喜悅之放情於山光湖色。後兩句虛寫湖山之美,寫近景,青山白浪,色彩對比鮮明,表明詩人對自然山水非常熱愛。用“十二鬟”比喻君山,用“銀山”比喻波浪,生動形象。詩作呈現出煙水迷離之美,含蓄雋永,溢出無限的詩味和美感,勾起人的無限遐想。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賞析】
洞庭青草:洞庭湖在湖南省嶽陽市西,青草湖在嶽陽市南,二湖相通,總稱洞庭湖。玉鑒:玉鏡。玉鑒瓊田:形容月光下皎潔的湖水。嶺表:指兩廣之地,北有五嶺,南有南海。孤光:指月。蕭騷:稀少。滄溟:大水彌漫。挹(yì):舀。西江:指長江。長江來自西,故稱。北鬥:北鬥星形似酒鬥。萬象:萬物。不知今夕何夕:用讚歎語表示這是良夜。
張孝祥(1132—1170),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曆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以第一名進士及第。因上書申理嶽飛冤情而被誣下獄。孝宗隆興元年(1163),為中書舍人,任建康留守,後又被劾落職。有《於湖詞》。
這首詞是張孝祥被讒言落職後由桂林北歸,經過洞庭湖時所作。他將湖水形象地比作“玉鑒瓊田”,用“肝膽皆冰雪”來表示忠貞高潔,用“挹西江”、“斟北鬥”來表示淩雲的氣度,展示了坦蕩的胸懷。詞人的精神境界與壯麗澄澈的湖光交織在一起,同時其中還蘊含著超越塵俗之思。
【景區景點鏈接】
[遊華中勝地 領略博大與奇瑰之美]
嵩山位於今河南登封縣北,古稱中嶽,為五嶽之一。主峰在少室山,下有少林寺等名勝。嵩山不僅山峰奇秀,更有無數景色組成的自然奇景。唐朝就有嵩山八景之說,後增至中嶽二十景,即嵩門待月、轘轅早行、潁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龍潭貫珠、嵩陽洞天、少室夕照、禦寨落日、石池聳崖、石僧思凡、石筍鬧林、珠簾飛瀑、雲峰虎嘯、猴子觀天、熊山積雪、峻極遠眺。這些自然景觀或雄壯魁偉,或秀逸誘人,或飛瀑騰空,或層煙疊翠。真是昂霄逼漢,鬆石崖嵬、峭崖崢嶸,險峻處令人歎為觀止,迷人處使你流連忘返。留有(唐)王維《歸嵩山作》、(清)顧炎武《嵩山》等詩篇。
湖北境內有黃鶴樓、鸚鵡洲、赤壁等名勝。題詠黃鶴樓、鸚鵡洲的詩篇以崔顥《黃鶴樓》、李白的《鸚鵡洲》最有影響。題詠赤壁的著名詩詞有:(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及前後《赤壁賦》、(清)趙翼《赤壁》等。
湖南的嶽陽樓緊臨洞庭湖,題詠嶽陽樓及洞庭湖的著名詩篇有:(唐)杜甫《登嶽陽樓》、(宋)黃庭堅《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其二)》、(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劉禹錫《望洞庭》、(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等。
描寫湖南桃花溪的有(唐)張旭《桃花溪》等詩流傳較廣。
華南地區山水詩詞曲賦賞析
【背景分析】
華南地區遠離中原,曆來詩人們的主題是歌詠流離政治,詠懷故鄉。所以在對嶺南獨特山水的描摹中,多悲歌悵恨,羈旅客愁,貶謫之苦,時而也流露出政治豪情。
廣東地處南疆,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地。活潑明快,充滿南國水鄉的浪漫情調是嶺南民俗的特色。外地來粵的詩人,久居後對此地生活也有了較多的理解,所以對地方山水平添愛意,詩詞中著意描繪奇異的嶺南風情。
海南過去被稱作天涯海角,詩人們雖遠離內陸,仕途不順,但怡然自樂,享受著自己營造的快意生活。山水詩詞中往往詠山歎海,敘寫平靜生活,表現出親和自然的氣息。
廣西的自然風光非常獨特,曆代名家遊曆桂林等地山水,往往吟詩作畫表達與自然山水的貼近感,所以詩詞中山水交融,清麗可人,許多山水佳句流傳至今。
【閱讀提示】
注意領會嶺南特有的詩情畫意,詩篇中體現的生活情趣。比如桂林的山光水色有其奇特的風貌,七星岩、象鼻山、獨秀峰、陽朔漓江兩岸景致都是桂林風景的標誌。
要注意突出詩人在寫物狀景時的心態。比如蘇軾的《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中快樂心情也是詩詞最能感染人的地方。
【詩詞曲賦賞析】
秋登廣州城南樓
南朝梁 ·江總
秋城韶晚笛,危榭引清風。
遠氣疑埋劍,驚禽似避弓。
海樹一邊出,山雲四麵通。
野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
塞外離群客,顏鬢早如蓬。
徒懷建鄴水,複想洛陽宮。
不及孤飛雁,獨在上林中。
【賞析】
危榭:水邊高閣,危:高。埋劍:晉代江西豐城,夜有紫氣衝鬥牛星宿,豐城令雷煥從該地挖掘出幹將、莫邪兩支寶劍。詩中也暗指埋有寶劍。塞外:指嶺南外。建鄴水:
典出《三國誌》,東吳孫皓擬從南京遷都武昌,反對者言:“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洛陽:西晉京城。詩中以洛陽借指梁朝都城建康。上林:漢時禦苑名,詩中指代梁的禦苑。
江總(519-594),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河南蘭考)人,出身顯貴,梁時曾為武陵王蕭紀和丹陽尹何敬容屬官,遷尚書殿中郎,為名士劉之遴、王筠賞識,成忘年交。詩長於五言,尤善七言。七言大多豔麗纏綿,五言中多清爽樸素作品。明人張溥輯有《江令君集》。
詩歌是作者梁末避亂在廣州時所作,當時陳霸先已重建南朝。詩中表現了詩人客居南方,渴望回故鄉的情緒。詩詞用典表達心誌為傳統文人手法,作者身在異鄉為異客,用孫皓時童謠“建鄴水”、蘇武以燕遞書等典故托寄相思,抒寫誌向。由於處境特殊,詩中多流露悲而不壯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