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課上,教師一般會選擇比較前沿的問題作主題,如無線傳感器網絡、延遲和中斷的容錯網絡(Delay- and 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s)、無線移動網絡應用等,教師先根據主題講解1~2次課,然後提供參考文獻供學生閱讀,學生也可以自主收集資料,閱讀文獻,歸納整理。舉行研討會時,選擇同一主題的學生在教師或助教的主持下自主發言,每人至少發言10分鍾,5分鍾討論,介紹該主題的最新進展、存在的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等,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情況和討論情況評分。
項目課(projects)要求學生收集與學習相關的文獻,然後實施該項目,每個項目的完成時間不超過4周。項目一般也是比較前沿與實用的問題,如Mobility in a Distributed Wireless and Sensor Testbed、Real-time sensor data on Google Map……學生4~8人一組,小組成員自己確定項目範圍,然後製定項目計劃和時間表,指導教師(由教師或者博士生擔任)同意後再實施。完成後,項目組要演示與講解該項目,時間為30分鍾,每個成員均要介紹自己完成的部分,教師根據項目完成情況和演示情況評分。
論文課上,不選擇項目的學生可以選擇寫論文,論文題目由教師給出,題目深度一般要比教學內容深得多;或者學生自擬題目,經教師同意後再撰寫。學生要自己收集與評述文獻,然後再開始寫作。一般2~4人一組,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完成該論文,完成時間也不超過4周。期末時,學生要在課堂上講解自己的論文,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其他同學講解論文時,每個組必須作為反對者,為其他組(至少一組)的論文“挑錯”,提出該論文建設性的反對意見,以幫助其他組的同學改進論文。這就意味著除了閱讀自己小組的文獻之外,還必須閱讀其他小組論文的相關文獻。
2.3實驗教學
該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教學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我國多數高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差異較大。他們實驗的項目不多,但每個實驗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要求非常嚴格。學生實驗報告的第一頁必須申明自己親自做了實驗,或者參與了小組實驗,完成了自己相應部分的工作,然後簽字。
這裏以計算機網絡I為例來介紹。這門課程包含三個實驗,一個是網絡嗅探(Genie Snoop)實驗,一個是路由實驗,還有一個是滑動窗口編程實驗。網絡嗅探實驗是在Linux環境下完成的,學校提供了實驗環境的光盤鏡像文件供下載,鏡像光盤裏已經配置好了實驗所需的環境。學生既可以在學校實驗室完成,也可以通過鏡像光盤在自己電腦上完成。實驗通過網絡工具軟件ETHEREAL完成,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網絡各層的協議,如應用層、傳輸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提供的服務;掌握網絡工具軟件和網絡命令的用法。實驗內容包括用ETHEREAL抓取不同層協議的數據包,然後畫出這些數據包的格式;解釋不同層中地址解析的方法;綜合分析WEB數據包傳送的全過程。實驗的要求非常具體,每一個大問題都包含若幹個小問題,學生隻有認真做了實驗,理解了網絡原理,才可能回答這些問題。一般情況下,這個實驗完整的實驗報告有30多頁。網絡路由實驗也類似,主要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IP尋址、網絡路由等。實驗也同樣是在Linux光盤中的一個虛擬環境中進行的。滑動窗口實驗要求學生用Java編寫一個能在模擬器中正常運行的實現滑動窗口協議的程序和一個實現停止等待協議的程序,並分析不同協議的效率。通過編程實驗,學生可以真正理解可靠的運輸層協議。
2.4考核形式
“計算機網絡”課程考核形式多樣,要求嚴格,一般分為筆試、學期論文、項目等。和我們國內的課程考核類似,一般一門課程的成績都由幾部分構成,不同課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計算機網絡I由筆試成績、作業、實驗成績、研討課成績幾部分構成;計算機網絡Ⅱ的成績由作業、項目、論文三部分構成,無筆試;而計算機網絡Ⅲ則由研討課成績、論文成績、作業三部分構成。筆試考試比較特別,時間特別長,為5個小時,題目形式基本上都是問答題、論述題,一般有10個題目左右,沒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等標準化試題。有的課程還允許學生將試卷帶回家完成,24小時內交卷,但不允許和其他同學討論。在課程的教學網站中,教師會提供曆年的考題,供學生下載參考。筆試考核內容主要是知識應用方麵的,直接考察純知識性的題目很少,所以考試無需學生死記硬背,但學生必須深入理解所學知識並能夠靈活應用,才能取得好成績。
3對我們的啟示
3.1豐富的教學方式
該係“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方式豐富多樣,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組合方式。總體上看,教師講解的方式比國內用得少,即使是講授課,形式也與國內差別較大,因為這裏的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成分大得多。教學方式還特別注重對學生團隊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不管是研討課、項目課還是論文課,學生都是幾個人一組,互相配合,以團隊的形式完成任務。課程最後都有一個成果展示時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表達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這些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