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據庫管理軟件的使用,文史哲法類和藝術類的學生隻要求掌握其基本操作,包括表和查詢及表間關係的建立,而理工類和經管類的學生還要求掌握Access中創建簡單表單進行輸入的過程、並了解在Access中報表的創建和使用。由於學時有限,與專業相關的知識模塊不可能講解的非常細致,隻是通過一些精彩示例的演示,引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並在後續學期中,通過各類公選課的開設,給學生一個學習的環境和平台。實踐證明,學生對於後續開設的各類與專業相關的公選課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改革效果明顯。
1.2開發技術階段課程改革
第二個層麵:基本開發技術的培養階段,在大學第二個學期實施。該層次的課程根據專業需求進行選擇,可設置為必修課或選修課。我校為不同專業需求的學生開設多門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課程,如針對理工類學生開設了“VB程序設計”和“C語言程序設計”兩門必修課程,學生可根據專業需要任選其中一門課程進行學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方法,並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專業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信息處理能力;而針對經管類學生開設了“Visual Foxpro”課程,文科類部分專業開設了“Web程序設計”課程。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的要求,又滿足了專業發展的需要。
1.3應用技術階段課程改革
第三個層麵: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培養階段,在大學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至三年級實施。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建構本專業及相關領域中計算機應用係統的能力並為其開拓視野、了解計算機相關領域發展的最新動態,主要以選修課形式開設。我校為學生提供了先進、豐富的計算機應用及介紹性課程供學生選擇,包括:Photoshop圖像處理技術、Flash動畫製作、Maya、網頁設計與製作、算法藝術、多媒體製作技術、辦公軟件高級應用等,各專業根據自身的應用需要進行選擇,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培養需求。
2改革教學方法
2.1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不同於計算機專業教育,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將計算機技術與專業知識相結合,以計算機為工具來解決專業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實現角色轉變,從“讓我學”變成“我要學”,從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動學習轉變為探索和研究式的自主學習,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能力培養轉變,即從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設計方法,主動思考並設法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案例教學是指以案例作為教學材料,結合教學主題,通過討論問答等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概念或理論,培養學生高層次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2]。以“VB程序設計”課程為例,不同於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即先介紹基本的語法、語句結構和使用規則,再進行控件對象的屬性、方法和事件的學習,在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采用了將控件與程序設計基本概念的介紹相結合進行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興趣,使學生把自己作為一個發現者,探索知識的來源,培養學生探索和發現問題的欲望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獨創性,並就此引出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學生通過一步步的深入學習,與老師一起完成案例的設計與完善,然後再由老師進行相關知識的總結。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學以致用,在應用中學習。
現代教育觀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鼓勵學生以主角的身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利於學生勒於思考、敢於質疑、大膽設想、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起組織和引導的作用[3]。實踐證明,上述教學方法的實施,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角色由被動的灌輸接受轉變為主動的積極參與,真正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全麵素質的目的,從而使教育質量得到提升。
2.2團隊協作學習
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高校培養具有自主學習、終生學習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複合型人才。因此,以“VB程序設計”課程為例,除了平時基礎與驗證性實驗和設計與開發型實驗外,我校還在課程的中後期給學生特別布置了研究與創新型實驗(占該課程總成績的10%),重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與創新意識。要求學生綜合本學期學習的相關知識,采取團隊協作學習的形式,即把學生分成小組形式,通過組內的合作討論,互相交流信息,取長補短、共同完成任務。要求學生以2~3人為一個小組自由組成團隊,每個小組選一位同學做組長,負責本組相關工作的分配和協調、彙報進展情況及後期的答辯演講等。每個團隊對自己設計的實驗要有詳細的設計說明,包括組員分工情況,軟件的使用說明情況,設計與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法及完成本實驗的感想等。並要求組長定期(2周左右)彙報本組的進展情況及項目完成的可行性,教師對於學生的實驗給出合理化建議,起到監督和指導作用。考慮到學生初始階段在選題上及完成形式上可能遇到的困難,我校將曆屆學生優秀作品做成可執行程序放在網上供學生觀摩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