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信息安全數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結合教學實踐經驗,給出幾個課程教學案例,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案例教學;信息安全數學基礎;密碼學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信息已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的安全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加強對信息安全人才的培養,我國教育部、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國防科工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都把“信息安全”作為優先發展的領域。2001年以來國內已有5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信息安全本科專業,部分院校還設立了信息安全相關的碩士點、博士點。而“未來的信息戰爭在某種程度上是數學的戰爭”,數學在信息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信息安全模型的建立、密碼體製的設計、安全性證明以及對密碼體製的形式化分析和密碼分析,涉及數論、代數、組合數學、橢圓曲線理論等方麵的知識,而這些數學知識是學生在“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工科必修數學課程中沒有學習過的。因此考慮到相關數學基礎知識在信息安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絕大部分院校在各自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都將“信息安全數學基礎”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1]
1課程現狀
筆者自本校2004年設立信息研究與安全本科專業以來,已連續講授了3屆本科生的“信息安全數學基礎”課程,並編寫了《信息安全數學基礎》教材(國防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授課經驗,希望能與大家共享。
由於“信息安全數學基礎”課程課時緊、內容多、
難度大,各個知識點之間缺少聯係,是對數論、近世代數、橢圓曲線理論等數學專業知識的簡單集成和壓縮,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邊摸索邊改進,注重數學理論的引入,介紹相關知識的實際背景和科學史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尤其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集中體現啟發式教學的理念,大量使用案例教學,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理論知識做成實踐—理論—實踐的三明治,色、香、味俱全,使學生“吃”起來津津有味,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不僅輕鬆愉悅的掌握了教材中的數學知識,還主動在課後閱讀其他參考資料,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以下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案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2]
2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案例
2.1單向函數概念教學案例
T:(幻燈片)兩個朋友Alice和Bob想在晚上一起外出,但他們定不下來是去電影院還是歌劇院。於是他們達成一個通過投擲硬幣來決定的協議。Alice拿著一枚硬幣並對Bob說:“你選擇一麵,然後我來拋”。Bob選擇後,Alice把硬幣拋向空中。然後他們都注視硬幣,看結果是哪一麵朝上。如果Bob選擇的那麵朝上,則他就可決定要去的地方,否則由Alice決定。
作者簡介:秦豔琳(1980-),女,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信息安全與密碼學。
現在假想這兩個朋友嚐試在電話上執行上述協議,Alice向Bob說:“你選一麵,然後我拋硬幣並告訴你是否贏”。
向學生提問Bob能否接受Alice的提議?
S:(共同回答) Bob顯然不會同意,因為他不能驗證Alice拋擲硬幣的結果,也即Alice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給出虛假的拋硬幣結果。
T: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我們可以在這個協議中加入一個奇妙的數學函數——單向函數,把它變成一個適合在電話上工作的密碼協議。
(幻燈片)單向函數f是滿足以下條件的一類函數:
(I) 對任意整數x,由x計算f(x)是容易的,而給出f(x),要找出對應的原像x是不可能的,不管x是奇數還是偶數。
(II) 不可能找出一對整數(x,y),滿足x≠y且f(x)=f(y)。
T:假定兩個朋友已經就奇妙函數f(x)達成了一致,並一致同意用偶數x來表示“正麵”,用奇數x代表“背麵”,然後進行如下步驟(幻燈片):
(1)Alice選擇一個大隨機數x並計算f(x),然後通過電話告訴Bob f(x)的值;
(2)Bob告訴Alice自己對x的奇偶性猜測;
(3)Alice告訴Bob x的值;
(4)Bob驗證f(x)並察看他所做的猜測是正確或是錯誤。
T:請同學結合單向函數的性質來對上述協議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S:展開小組討論。
T:請×××同學回答。(學生回答不夠全麵)
T:還有沒有人進行補充?(在學生補充後,給出準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