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裏,林正便留在劉啟的府上居住下來,反正他也沒有更好的去處,加上劉恒可是一直都派人監視著他們,林正也不好就這麼回去。
而且他在京都的住宅也沒什麼人居住,林母被帶去了皇宮之中,林玉兒也被莫牙給帶走,讓林正得以放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林正願意助劉啟,並非是他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突然覺得劉恒派他跟著劉啟,定然是別有用心。
原本林正覺得劉恒是想要保護劉啟,可是在見到太子之後,林正突然覺得,就算有他這塊護身符在,太子想要動劉啟,也是輕而易舉地事情。
劉恒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增強劉啟背後的力量,他所看重的,並不是林正的實力,而是他背後的岐山。
因為孔聖出關的緣故,使得岐山這段時間被所有人關注著,因而這個時候岐山也不敢有任何的大動作,但是身為岐山最被看好的後輩,林正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卻是能夠代表岐山。
因而想要動林正,不光要顧忌劉恒,還要顧忌一下岐山,靠著這一層身份,林正在加入劉啟麾下之後,能夠極大的提升劉啟的影響力。
畢竟如今劉啟還以為劉躍的事情,在京都之中備受指責,就算有文帝劉恒替他擋住,劉啟的日子依舊不太好過。
如今他的麾下,除了林正之外,便隻有晁錯和一些在朝廷之中影響力並不大的官員,因而劉恒想要極大的提升劉啟的影響力,便隻有從林中的身上下手。
劉啟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可是他不希望林正是看在劉恒的麵子上幫他,而是希望林正能夠真心實意的為他出力。
在得到林正肯定的答複之後,劉啟可謂是無比的高興,但是他卻是太高估林正了,要知道林正其實並不擅權謀,加上他在岐山之中,也不過隻是一個後輩,根本無法左右岐山的決定。
但是劉啟卻是對林正有著某名的信任,覺得有了林正的幫忙,他的勝算便增加了許多。
可是林正卻不這麼認為,隻是他看不過劉顯的作為,同時也不希望未來要做劉顯這樣的人手底下做事。
就像劉啟所說的那樣,劉顯已經不僅僅是暴虐,他已經變得有些病態,任何對他有威脅的人都不會放過。
劉恒對周勃動手,無疑是觸動了劉顯的那根神經,讓他變得更加疑神疑鬼起來,今日的一次見麵,劉顯不光是要見劉啟,更多的還是想向劉恒傳遞一條消息。
一時間林正隻覺得這些皇家子弟之間的爭鬥實在是太過複雜,跟他們一比,不管是稷下學宮還是岐山,都顯得如同兒戲一般。
好在劉啟對林正還算不錯,並沒有隱瞞他的心思,這一點對林正而言可是十分的難得,也讓林正真心實意的想要幫他。
第二天一早,劉啟麾下的人也得知了劉啟出來的消息,一個個紛紛上門來探望,趁著這個機會,劉啟便帶著林正認識了一下他麾下的人馬。
出去晁錯和袁盎之外,願意接近劉啟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寒門子弟,值得一提的是,劉啟麾下的人中,更是有著不少稷下學宮的弟子。
劉啟在稷下學宮這麼些年可不是浪費,他也拉攏了一批不待見周勃和太子的人,這些人在見到林正之後,也紛紛顯得十分詫異,不過很快,他們便露出喜色。
有了林正的加入,對劉啟麾下的勢力無疑是一記強心針一般,很快便讓他們忘記了因為劉躍一事所帶來的影響。
雖然還不至於完全的消除,但是有了劉恒和孔聖的背書,劉啟就算坐實了罵名,也不至於會被打倒。
晁錯在見到林正之後,神色倒是變得有些複雜,不管怎麼說,林正都是他推薦而來,隻是見到劉啟如此器重林正,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吃味。
倒是一旁的袁盎麵無表情的望著林正,他隻看重林正加入之後所帶來的影響,隻要林正能夠助劉啟奪得太子之位,讓他屈居於林正之下有何妨。
這個時候林正倒是發現,劉啟麾下的人也分成了兩個派係,一個是以袁盎為首的在職官員,另一批便是以晁錯為首的白身。
好在這兩夥人馬還算比較同心協力,雖然也在明爭暗鬥,但是卻都是心向劉啟,算得上是劉啟真正的心腹。
隻是劉啟如今的情勢依舊不算太好,加上周勃的勢力還有不少殘留,而且周勃本身還沒有歸來,就算解決了周勃,劉啟跟太子之間的較量依舊處於弱勢。
不過有了林正的加入,劉啟目前的情勢倒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衝,至少有了儒家的人幫忙,對於劉啟的名聲有著不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