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宴會會武(2 / 2)

林正跟張漢持都有所表現,唯獨他無動於衷,晁錯出身並不算好,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這一次之所以能夠排在第三,更多的是因為劉啟的緣故。

因為武試的失利,晁錯並不認為自己能夠在最後的殿試之上取得太好的成績,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竟然被文帝欽點為第三,實在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預料。

畢竟以他的名氣,文帝不可能會親自審閱他的試卷,而張恢雖然是九卿之一,卻不大可能會為了他開什麼後門。

畢竟法家弟子本就是最終規矩的一家。

不過在欣喜之餘,晁錯更多的還是感到擔憂,畢竟他這一次武試連前萬名都不曾進入,雖然這並非是他實力不夠,而是他的運勢不足罷了。

好在文帝這一次無意間見到了他這一次殿試的文章,十分的符合文帝的心思,甚至於在之後他跟大臣的議論,也幾乎是圍繞著晁錯所提出的辦法。

如果說林正的解答是中規中矩,那晁錯的解答便是劍走偏鋒,除了提出解決三教的麻煩之外,晁錯更是重點的提出了藩王的威脅,甚至還拿出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一下子便將文帝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不得不說,晁錯的方案還是有著很大的可行性,否則的話文帝也不會將其拿出來探討,正因為這個緣故,使得文帝和周勃都認可了晁錯的名次。

加上晁錯乃是法家大能張恢的弟子,文采修為都有,隻是時運不夠,才會到現在都還沒有多少名氣。

比起張漢持不切實際的辦法,晁錯的提出來的方案卻是有著極大的可行性。

因而晁錯這一次位列第三,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甚至在林正確定名次之後,文帝還想著將晁錯列為第一,奈何周勃的反對這才作罷。

晁錯雖然沒有任何的舉動,但是他的目光卻充滿了堅定之色,要知道鹿鳴宴可不光是宴會,還有著最重要的一項,那便是會武,大漢以武立國,宴會上自然少不了比試。

在黃門宣布了會武的規則之後,晁錯沒有絲毫的猶豫,第一時間便站了出來。

“法家晁錯,不知哪位仁兄願意指教。”

晁錯之所以如此急切,並非是因為林正和張漢持的緣故,而是因為在五原郡被張漢持淘汰,使得他這一次的武試排名並不算好。

若非文試的成績加上劉啟和張恢的緣故,使得他這一次能不能參加殿試都是問題,更別說此番奪得一甲第三。

可以說在場之中,晁錯是最希望能夠證明自己的,晁錯是個喜歡劍走偏鋒的人,這一次的殿試,他的解答可以說有著很大的風險。

就跟他為了稷下學宮的名額而拜入岐山一樣。

不過這一次成為一甲第三,著實讓他揚眉吐氣,不僅如此,他還替劉啟奪得了一個稷下學宮的名額,使得他在劉啟的麵前能夠抬起頭來。

劉啟雖然不是太子,但是他卻有著一顆想當太子的心,而且他乃是竇皇後的長子,有著很大的希望能夠上位。

比起軟弱無為的劉顯,晁錯覺得在劉啟的手下,更能夠讓他一展抱負。

這一次能夠得到文帝的認可,更是讓晁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覺得自己的時運終於到來,宴會會武剛剛開始,晁錯便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

晁錯跟張漢持還有林正二人都較量過,雖然敗在二人的手中,但是並不是說他太弱,隻能說他時運不濟。

林正和張漢持可以說是這一屆科舉之中最強的二人也不為過,張漢持自不用多說,乃是這一屆修為最高的一人,而林正更是這一屆戰力最高的一個,便是連匈奴第一勇士都敗在他的手中。

可以說在場的士子之中,除了他們二人之外,晁錯的實力不見得會輸給任何一人。

對於晁錯能夠位列一甲,不少士子們心中可是有很大的不滿,張漢持林正二人是一甲也就罷了,畢竟不管是文試還是武試,二人的表現都十分的顯眼。

而晁錯這名不見經傳的家夥竟然成為第三,可是有很多人都感到不太服氣,晁錯下場還沒有多久,很快便有人站了出來。

“名家蘇言,請晁兄賜教。”

“砰”

話音剛落,隻見晁錯的身形微微晃動,周身爆發出一股強悍的氣勢,那名名家的士子便應聲倒下。

“嘶。”

“竟然是法則之力。”在場的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就算是早就已經見識過的林正也不禁暗自讚歎一聲:“厲害,這段時間不見,他也變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