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若是林正不拿那首詩出來,也就不會有現在這件事。
等到林正返回宴會的宮殿之時,文帝正好帶著大臣緩緩步入大殿之中,似乎並沒有發現林正之前離開過一陣。
隨著文帝的到來,鹿鳴宴才算正式的開始,鹿鳴源自於儒家的詩經,出自詩經小雅,乃是一首宴飲詩。
在林正之前,詩詞作用便僅此而已,但是自從林正做出了仙級詩文之後,詩詞的力量才被人重視起來。
詩詞雖然能夠引動天地之力,卻無法用於對敵,因而僅僅隻用於陶冶情操,在如今這個重武的時代來說,卻是不受人待見。
直到林正的出現,詩詞的力量竟然能夠媲美文寶之力,一下子便將儒家的詩經推向了巔峰,甚至不少人因為詩文出眾而被看重。
隻是詩文一道剛剛崛起,因而並沒有太多的佳作,因而此刻的詩人依舊是以林正為首,畢竟他光是仙級詩文便已經做出了數首,更是被文帝親口稱讚為詩仙。
畢竟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林正腦海中的詩文,遠不是這個時代所能夠相比的。
隨著鹿鳴歌唱完,所有人都開始落座,身為這一屆科舉一甲第二,林正的位置自然十分的靠前,距離文帝也不過隔著幾個身位而已。
一談起詩,文帝自然不可能放過林正,當即說道:“愛卿曾說你的文采沾了天下八鬥,而今可有何佳作問世?”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紛紛望向林正,無一例外的露出不屑之色。
林正眼角一抽,奈何此時已經騎虎難下,當初為了吸引文帝的注意,他才故意誇口,卻沒想到文帝竟然會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說出來。
此時也由不得林正謙虛,不管他如何解釋,這一關始終是無法避開,當即他也不客氣,開口便吟道:“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文帝聽完,登時大聲叫好道:“好,不愧是詩仙,佳作張口便來,諸卿飲聖。”
不少舉人士子登時不服氣,卻又想不出比林正更好的詩文,不少大臣更是悄悄運轉真氣,暗中念叨著,想要看看這首詩的品階。
卻沒有想到,他們剛一激發,便一發不可收拾,這首詩所引來的天地之力極為強大,想遮掩都遮掩不住。
“仙級!?”
感受到大殿內的天地之力,所有人都露出一抹難以置信的神色。
不過隻是隨口一作,竟然是仙級詩文,這讓他們如何能夠相信,但是這天地之力卻不是作假,而是實實在在的出現在他們眼前。
剛出世便是仙級,若是等傳唱久了,品階可還會繼續提升,說不定能夠達到傳說中的聖階。
“不可能!”不少士子紛紛運轉真氣,暗中試驗了起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文帝此時更是笑意盈盈,顯然對林正的詩才早有預料,要知道林正的所有詩文,文帝幾乎都已經從朧月公主那得到。
說起來這還得多虧了趙峰,朧月公主得來的詩文,全部都是從趙峰那聽來的。
在岐山之時林正跟趙峰的比試便用的是其自創的劍招,而這些劍招,無一不是借用詩文所引動的天地之力而成型,威力非同小可。
看到其他人那副震撼的模樣,文帝登時哈哈大笑起來,殊不知不久之前他在聽了林正的詩之後也是這般模樣。
“不愧是占了天下八鬥之才,本官不如也。”一名儒家的官員不禁讚歎道。
林正是儒家弟子,詩經更是儒家的典籍,身為儒家的人,自然不會吝嗇,同時這官員也是在替林正造勢。
奈何儒家之中能夠位列三品的大員並不多,符合之聲甚少,其他人自然不願意見到儒家如此出風頭,當即有不少人向著各家的學派士子使著眼色。
張漢持最先會意,當即走到宴會的中央,向著文帝一拜道:“臣張漢持,雖不及林榜眼詩才,卻是自創了一首破匈奴陣樂,特來獻於陛下。”
“好。”
得到文帝的許可後,張漢持向著幾名兵家弟子點了點頭,隨後登時又走出幾名兵家士子,跟著張漢持一同演示起來。
身為這一屆科舉的狀元,加上朧月公主的關係,張漢持自然是最不願意見到林正出風頭的一個,當即出麵,試圖轉移眾人的注意。
不得不說效果極好,畢竟天下重武,而兵家更是漢朝戰力最高的學派,他們的演示的陣樂,更是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引得所有人紛紛大聲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