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並不願意多說,老者也沒有過多的追問下去。
這一切落在聞仲眼中,卻是感到有些不悅,不管怎麼說,林正也是他所看重的後輩,兵家的人上來便是一陣品頭論足,何曾將他給放在眼裏。
隻是兵家這一次所來的老者,卻是非同小可,那可是跟高祖皇帝一塊征戰過的,別說指點林正,便是他聞仲,在老者的麵前也隻能以後輩自居。
要知道就連樊他廣在他的麵前也不敢亂說一句話。
聞仲雖然是岐山的八柱門,但是卻並沒有任何的官職,倒是樊他廣身為舞陽侯的世子,竟然也對老者如此的恭敬,可見這老者的身份不低。
樊他廣對其可不光是晚輩對前輩的尊敬,更是一種下級對上級的崇拜,顯然,老者在朝廷中的官職不會太低,至少不會比舞陽侯低到哪去。
兵家的人此番前來,雖然是奉了朝廷的旨意前來岐山征兆岐山弟子前往圍剿聞香教,但是這件事顯然跟林正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一次他們來此,除了奉命征兆岐山弟子之外,便是想見一見百家第一的儒家的後輩弟子。
畢竟不管是年紀還是修為,都輪不到林正出征,就像之前兵家弟子所說的那樣,林正太過年輕了,朝廷可不會派如此年紀的後輩前往。
而今孔聖閉關已有十年之久,相信孔聖出關之後,距離飛升恐怕也不遠矣。
到那個時候,能夠決定百家地位的,便是他們這些後輩弟子,而林正的年紀如此年輕,今後定然會是他們兵家的對手。
隻是不知道在孔聖飛升之前,林正能夠走到哪一步。
複試結束之後,林正便迅速的回去療傷,毀去祁連山的文寶看似輕鬆,實際上卻是耗費了林正不少的心神。
心神的損耗已經不是一兩天之內就能夠恢複的,恐怕會嚴重影響到他的反應,好在林正也因此出了一口惡氣,心念通達,對於劍道的感悟因此上升了一階,達到了劍使中級的境界。
可光是如此卻還是不夠,因為他清楚,前來挑戰他的兵家弟子樊他廣,論修為可是相當於大儒師,除非林正能夠達到劍使高階,否則的話他依舊沒有一戰之力。
而兵家的人可不會給他時間讓他突破。
林正已經從裴旻那得到消息,原本兵家的人打算直接在複試上挑戰林正,若非因為祁連山先挑戰了林正,恐怕林正要麵對的,便是兵家的樊他廣。
若是以他之前的情況來看,對上樊他廣恐怕是凶多吉少。
別看林正能夠勝過儒師九級的李默,那不過是因為李默太弱了而已,換做是劍林榜上的其他人,幾乎都能夠勝出。
兵家的弟子跟儒家的弟子可不同,儒家的弟子更傾向於養氣,而兵家弟子的修為卻是實打實的殺出來的。
因此所有的兵家弟子身上都會充斥著一股殺伐之意,就如同林正所擁有的劍意一樣,但是兵家的殺意比劍意更具有殺傷力,還未打便能讓人先怯三分。
配合上兵家的攻心之法,一來便占據了絕大的優勢,加上修為的差距,林正想要勝出簡直是天方夜譚。
若僅僅隻是如此也就還罷了,兵家這一次顯然是有準備而來,不將林正給毀掉誓不罷休,誰讓林正如今的名頭如此熾盛,而且還是儒家弟子,不打他那還打誰。
儒家如今可是其餘諸子百家共同的敵人,因而其他學說對此更是樂見其成,恐怕有不少人在暗中觀察著這一次的決鬥。
若是岐山以勢壓人,恐怕諸子百家就能夠找到借口向儒家發難,到那時盛極一時的儒家恐怕會成為末日黃花。
學術之間的爭鬥,可遠要比戰場上的爭鬥還要可怕。
儒家原本就處在眾矢之的,自打道聖飛升,孔聖閉關之後,儒家弟子都顯得很是低調,這麼些年來,也沒見儒家有過什麼大動作,怕的便是會引起其餘諸子百家的關注。
而林正的出現,卻是讓其他諸子百家找到了一個試探的借口,不光是為了試探儒家,同時也是為了試探孔聖。
當今朝廷對儒家的態度也是模淩兩可,當今天子更是更傾向於法家等,可好死不死,林正這個儒家弟子突然之間被皇帝親自接見,還被封為勳位,頓時引起了其他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