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漁樵問對(1 / 2)

遠處,陳小三、張小娘、隱娘三人聽見了隱隱約約的琴音,不由停下腳步。

隱娘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開口道:“哪裏來得琴聲,空寂悠揚,四處飄散,深遠彌久,看來彈琴者的功力很深厚。”

“不知道,這琴聲有什麼奇怪的,不過還挺好聽。”

摸了摸頭,陳小三好奇道。

“恩,確實好聽,讓人心曠神怡,我曾有幸聽過萬寶常文師七調十二宮的鳳凰涅槃,感覺有異曲同工之妙。”

微微側耳,張小娘輕聲開口道。

和三人所在位置相反的更遠處,一個濃眉大眼的青年正在砍樹,他的麵容堅毅,沒有任何表情,方方正正的五官,看上去嚴肅,不苟言笑,二十多的年紀,略顯沉穩,一襲灰色的布袍,沾染了不少的灰塵。

青年的腰間掛著箭袋和弓箭,背後背著一個大竹簍,裏麵放置的都是劈好的木材,還有幾隻死去的野兔和山雞,重量不輕,但是對於青年而言,舉重若輕,沒有絲毫費力之感。

他也聽見了漁者的琴音,頓時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將手中的斧頭收好,好奇道:“漁者,他在幹嘛,今天居然有彈琴的興致,似乎在叫我呀。”

說罷,青年皺了皺眉頭,開始離開,健步如飛的狂奔起來,他光著雙腳,在充滿碎石或枯枝的地上奔跑,沒有任何影響。

他有一雙大腳,因為尋常的鞋子穿不下,索性就不穿鞋子,反正對他而言,這樣更加自在。

不一會兒,青年來到了湖邊,四周的琴聲更加悠揚,滌蕩而起的琴音向天地四野擴散著,透著空靈和寂寥,似乎缺少了什麼。

“漁者,你在幹嘛,這小子是誰。”

露出了不解的表情,青年板著一張臉,奇怪問道,他的目光看向了坐在湖邊的林正,此時,後者已經閉上了雙眼,沉浸在一種奇妙的狀態,不為外物所擾。

似乎受到了琴音的召喚,青年皺了皺眉頭,有些無奈,漁者所言的話,已經通過琴音吐露得很清晰,他放下了竹簍和弓箭、斧頭,從自己的衣兜裏麵取出了一根精致的玉笛,乃是珍貴的白羊玉所作,精致巧妙,透著風雅之氣。

青年和漁者成掎角之勢,站在了林正的左右,青年將玉笛慢慢放在嘴邊,輕輕吹奏起來,一股虛無縹緲的洞簫之聲傳來,與空靈妙曼的七弦之音和鳴,琴簫合奏,意蘊悠揚。

“逐逐逐勞勞勞。舉世盡塵淖之騷騷。誰是傑傑。誰是囂囂。誰是同清。若那同胞。則是樵與漁。漁與樵……”

當琴音響起的那一刻,林正體內的浩然氣不由自主而動,在體內激蕩起來,按照大周天的氣脈自動運行,四處衝擊,產生的連鎖反應,玉碑似乎也有輕微的異動,不安分起來。

此時,他正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不知道何時,當他再次睜眼之時,四周天地白茫茫一片,身體搖晃不停。

恍然間,林正才發現,自己居然在一艘大船之上,空無一人的大船之上,手中握著一根數丈長的魚竿,細長卻韌性十足,天空陰沉,烏雲密布,是不是出現一道閃電,駭人可怖。

遠遠望去,海麵極為不平靜,一波波的海浪,讓大船來回顛簸,左右搖擺,林正的身子也跟著搖晃,海中似乎有著什麼恐怖的存在。

林正的心中也不由緊張起來,突然,手中的魚竿中傳來了一陣巨力,他的身體不由自主開始用力,魚竿迅速彎曲起來。

現在林正在才發現,根本不是自己才控製身體,他僅僅是一個旁觀者,一個漂浮的虛無靈魂。

在波濤洶湧的海上,一所無人駕駛的大船隨風而行,一個白衣男子手持數丈的魚竿,盤腿而坐,用力的拉扯著,在他近乎恐怖的力量之下,不遠處一個巨大的頭顱露出水麵,緊隨其後,是宛如小山的軀體。

漂浮在半空中,林正看見了,那是一隻大烏龜,不對,應該是玄武,或是龍龜、鼇之類的神話生物,跟大船相比,對方的身體更顯巨大,單憑浮出的軀體,已經完全可以碾壓大船。

見此畫麵,林正一驚,想起一則典故,李白曾自稱“海上釣螯客”,臨滄海,釣巨鼇,風波逸其情,乾坤縱其誌,以虹霓為線,明月為鉤,以天下無義丈夫為餌,所描繪的不正是此等景象。

眼見巨鼇掙紮,驅策天象,風雲變化,烏雲密布的天空下起了暴雨,狂風呼嘯,巨大的海浪一波波的襲來,大船隨時有傾覆之險,白衣男子站在身子,大喝一聲,以手中細長的魚竿作劍,一躍而行,掃蕩出一道道天地開合的劍氣,打在巨鼇怪石嶙峋的甲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