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十二花令(2 / 2)

十二月花令繼續傳向下一個人,改為以第二月梅花為題,開始賦詩,一個個輪流著接了下去,好好的一場接風宴,現在變成了鬥詩會。

一個時辰之後,除去不善飲酒和作詩之人,能夠和林正繼續鬥詩之人,不過二人,一人乃是蘇晉,另一人名為焦遂。

焦遂,初有口吃之症,說話費力,但是勝在思維活躍,宛如泉湧,而且酒量不錯,喝酒越多,反而越在狀態,口吃之症消失,詩篇文采也卓然而立,叫人驚訝。

“雪梅,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等焦遂詩成,眾人紛紛叫好,做這些以花為題的詩篇,幾人都勝在工巧精細。

傳到林正之時,又到了以蘭花為題,他開始沉思起來,感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焦遂、蘇晉此二人都是文采斐然之輩,單純比拚詩文的造詣,絕對在林正之上。

為了打破僵局,林正絕對使點厲害的手段,讓兩人知難而退,選一首足以驚豔四座的詩詞。

原來,他都是四五步成詩,這一次,林正故弄玄虛,足足走了七步,還拖延了三四息的時間,才沉吟起來,悠然開口道。

“寓賞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疏淺,外物無重輕。各言藝幽深,彼美遝素莖。豈為賞者設,自保孤根生。易地無赤株,湧土亦同榮……”

這首溫庭筠的《觀蘭作》被林正誦讀出來,四周的眾人都如他預料的一般,震驚無言,麵麵相覷。

蘇晉和焦遂二人尤其震驚,萬萬也想不到林正居然可以做出文采與意蘊都如此深刻的詩文,一時間,不知道如何開口,下意識還以為是抄襲之作,可是曆覽腦海中的詩篇,對於此詩,他們卻並無印象。

林正暗自得意,開玩笑,全唐詩裏麵,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唐詩,二千二百餘位詩人,豈是你們可以相比的,哈哈哈,這下看你們如何接的下去。

“林師弟這首詩,隻怕叫文師客卿聽了也會讚不絕口吧,我私以為此詩足以流傳於後世,讓後人敬仰,想不到林師弟具有如此本事,此文采,在論語樓的弟子中,當屬第一人呀,今年的中秋詩會,如果有林師弟在,我們一定可以奪得頭籌。”

吸了一口涼氣,蘇晉開口笑道,一臉拜服,並無任何不滿和不忿,頗為大度,原本論語樓的詩文造詣,當屬他和焦遂最高,兩人不分伯仲,現在他自感文采不如林正,甘願退之。

“林師師師弟厲害,這文文文采,我我我我和蘇晉,比比比不上。”

似乎太過震驚,焦遂因為飲酒而好轉的口吃之症,再次複發了,他一臉苦笑道。

“看不出來呀,林正,你挺有一手,居然讓蘇晉和焦遂都自歎不如,還有一個月就是中秋詩會了,到時候,你一定要替我們論語樓爭光,詩會之上,宮主也會在,如果奪魁,樓主也一定很高興,我們估計也有幾天好日子過。”

秦非拍了拍林正的肩膀,一臉高興。

“行了,我們不比鬥詩,還是鬥酒吧,這些酒水可不能浪費掉,開封了,可就必須喝完呀,焦遂,我們之中,你最能喝,你和林師弟比比看,看看他的酒量如何,不是有句老話嗎?正所謂酒品看人品”

看著眾人,張載又攛掇道,似乎還想再考究考究林正,對於他而言,過三關是考察一個人品行和能力的手段,林正給予了他不少的驚喜。

作為高柴的親傳弟子,張載肩負了更重的責任,他是下一任論語樓的競選者之一,自然希望可以拉攏更多的弟子成為自己的助力。

“如此甚好,林師弟,你的詩文本事,我們確實不是對手,但是如果論喝酒,焦遂可是號稱千杯不醉,這一次,看看你還有什麼本事。”

蘇晉開懷大笑道,將焦遂推了過去,讓兩人鬥酒。

“林師弟,與我一人鬥酒,可敢。”

沒有用碗,焦遂一解衣衫,露出了精壯的上身,用手提起了兩壇子酒,一手拋給了林正,他興致勃勃道,一旦飲酒,進入狀態,平素因為口吃而寡言的焦遂就會變得卓爾不群,口若懸河,戰鬥的實力更是翻了數倍,被眾人稱之“酒中客”。

“有何不敢,今天在下就舍命陪君子。”

接過酒壇子,林正沒有拘泥扭捏,豪邁道,仰頭就往口中灌酒,那幹脆利落,不禁讓人叫好,引來眾人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