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十二花令(1 / 2)

眾人把目光都看向了林正,以手中的酒碗相對,似乎等他飲酒,氣氛一時尷尬,萬幸在此關鍵時刻,林正的腦海運轉如急電,他向所有人拱拱手,沉穩笑道。

“諸位師兄,在下實在不勝酒力,這般幹喝,隻怕不是對手,而且這般幹喝,甚是無趣,我們不妨行酒令。”

“行酒令,有意思,劃拳,還是擲骰子,猜數或是抽簽也不錯呀。”

一聽行酒令,秦非頓時精神起來,興奮道。

可惜林正搖了搖頭,開口道:“我不精於此道,而且劃拳,擲骰子大有取巧之道,算不得真本事,我們還是鬥詩吧,想必師兄們的詩文之理都不弱吧。”

“鬥詩,那就玩花令吧,以十二月花令為題,大家輪流作詩。”

蘇晉眼睛一亮,急忙接口道,他在詩文上的造詣,在論語樓中算是數一數二,比起其他同伴,強上不少,所以異常自信。

喝酒鬥詩是這個世界的一種娛樂方式,往往需要賦詩填詞,以此考驗文采和才華,算是文人雅士的“文鬥”。

十二月花令,是鬥詩中的一個題令,傳說十二月每一月都有一種代表性的花種,由十二花神守護。

一月蘭花、二月梅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芍藥、六月石榴、七月荷花、八月紫薇、九月桂花……喜好風雅之人,習慣以此風花雪月的傳聞為題材作詩,

“行,那就玩十二月花令,我來做令官,既然是林師弟提出來的,便由他來開頭吧,一月蘭花,就以蘭花為題,限時一分鍾,做不出來,罰酒五碗,如果不合詩韻,罰酒三碗。”

張載露出了笑意,當即拍板道,他見林正提出鬥詩,想必自認是才高八鬥,對於詩文頗有造詣,但是論語樓中,擅長詩文者,不在少數,料想能夠看到一番好戲。

“張師兄,諸位師兄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一分鍾未免太長了,不如就在十息之間,七步之內成詩,正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過多雕琢,反而失其顏色,不複天然。”

咳嗽了一聲,林正急忙開口道。

時間對他而言,自然是越短越有利,反正他又不打算自己作詩,一肚子的墨水正愁沒有地方施展,上一世,他背的一堆詩詞文章,拿出來隨手都能使用。

“十息之間,七步之內?”

聞言,蘇晉皺了皺眉頭,如此短的時間,想要成詩並不難,但是想要做出一首登得大雅之堂的詩篇卻有些難度。

“行,就十息之間,七步之內,林正師弟,請吧,第一首,就是你的蘭花詩呀。”

將手中的酒碗一飲而盡,張載忍不住哈哈笑道,沒有在意其他師兄弟們臉上的難色,這種場合,必定要有真才實學,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個憑本事說話。

如果抄襲前人文章,以此作弊,大家都是寒窗苦讀的學子,一有抄襲,即可就能聽出來。

“諸位師兄,那在下就獻醜了,請容我思考片刻。”

林正拱拱手,站起身子,故作沉思之狀,開始緩步而行,十息的時間,他僅僅走出了四步半,五步未到,即刻頓住,麵露驚喜之色,高興道:“有了,請聽好。”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

風來難隱穀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

縱使無人亦自芳。”

“好詩,十息之間,就能做出這般對仗工整、詩意暈染的七言詩,林師弟的詩文造詣確實不凡,厲害,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如果像他這般年紀,我都自愧不如。”

蘇晉忍不住叫好道、

他也是精於詩文之輩,此詩雖然談不上流傳千古,但是對於儒士境界的林正而言,卻是上上之作,一般的儒士可不會有如此急智,可謂出口成章,這首《詠幽蘭》已經達到成品的程度,無需再加修飾。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蘭花高潔清秀,擁有不施粉黛的天然之美,正如隱士,立意不錯。”

澹台滅明也出口誇讚道。

其他人都是紛紛出言叫好,有人懂詩,有人則完全是附和,畢竟詩文之道並不是舉人試和儒士重視的學科,與琴樂、書畫一樣,都是修身養性,提升自身的技藝,無需精通,憑借興趣掌握一兩樣即可。

“諸位師兄謬讚了,林正慚愧呀。”

林正故作謙虛道,其實他的心中則是樂開了花,十分得意,暗暗想到,跟我比鬥詩,你們是在關公門前耍大刀呀,不自量力,看我一個個灌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