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唐周發泄了一陣,澹台滅明安慰道。
皇甫謐麵露理解之色,在生死存亡的時刻,又有幾人會不自私,期望保全自己,更何況出去也是送死。
一旁的史青沉默不語,林正目光搖曳,不禁捫心自問,如果是自己又該如何。
等到唐周稍稍平靜,澹台滅明再次問道:“你可曾看見他們是什麼人,知不知道他們的來路。”
“不清楚,他們一身黑袍,上麵沒有任何標記,從他們的對話中,我隱約知道,似乎和方仙道有關。”
唐周皺了皺,在努力回想中,猶豫了一會兒,肯定道。
聽聞方仙道三個字,眾人都是一驚,林正也有幾分詫異。
方仙道是大秦之時,最強的勢力,短時間之內出現,很快便淩駕於天下九流之上,正是他們“間接”推動了大秦的滅亡,重演大秦之前的亂世。
他們利用大秦龍帝的信任,他們製造了焚書坑儒的慘案,打壓天下九流,成為當時朝政中最強的一派勢力,掌握半壁朝政。
雖然最後大秦有方仙道中無數異人相助,可惜已經盡失民心,無法逆轉滅亡的局麵,被大漢所剿滅。
隨後,方仙道被大漢所抵製,斥之邪魔異說,為世人唾棄,人人喊打,但即便如此,方仙道也始終沒有滅亡。
在大漢的天下裏,始終有名為方仙道的暗影,白蓮邪教,黃巾叛亂,甚至北方長城外的異族中,都能看見他們的影子,但他們從來都是遁形於黑暗之中,鮮少以方仙道的名義出現。
“好了,林正師弟、史青師弟,你們可以離開了,切記,今日之事,千萬不可外傳,此事,我需要快點向公孫先生他們稟報。”
澹台滅明開始下達逐客令,見狀,林正兩人對視一眼,齊聲回答,離開了房間。
和史青分別,林正沒有著急回居室,他決定去外麵的瀑布下繼續修煉,如今他變強的欲望越發強烈。
雖然有兩世的記憶,但是這個世界,他完全不能把握,有太過超過他認知的存在,如果不能變強,始終是這個大漩渦中,一個隨波逐流的落葉,說不定就被亂流所碾碎。
他長歎一口氣,在河岸邊,拔出玄炎劍,舞起了劍招,太白劍典中的白馬三式,他已經爛熟於胸,以氣禦劍也耍的熟練,可以隨心而動,但是練劍日久,他越發感覺自己的不足。
以氣禦劍隻是劍宗禦劍術之術的殘招斷式,偶爾可以作為奇招之用,卻不能成為依仗,白馬三式雖然精妙,有時也會略顯不足。
現在林正常常會在腦海中回想李白的詩篇文章,期望可以重新出現那靈光一瞬的感悟,在從這些詩篇中領悟新的劍歌,可惜一無所獲,叫他頗為鬱悶,不知道是靈感不夠,還是不夠心誠。
現在他所修煉的劍招是那日神秘人裴旻所教導的太乙玄門劍,借助玉碑的能力,他大致的記錄了下來,原本以為一招不落的全部記了下來。
但他最後發現還是遺失了小半,後麵的劍招殘缺補全,隻有七八層的模樣。
不過即便如此,太乙玄門劍的深奧還是出乎了他的預料,修煉起來,舉步維艱,每一招似乎都有千種變化,而且每次施展一邊,都不一樣,劍招有形又無形,重在個人領悟。
太乙玄門劍,分為三重境界,藏在歌訣之中“青龍出海勢難擋,撥雲見日定乾坤;犀牛望月顯靈機,白猿攀枝藏奧妙”,分別是胎猿境、靈犀境、玄蛟境界。
在胎猿境主要修煉的是一套名為“九宮幻形”的步法,還有一套“神蹤八卦”的身法,其中的劍招多以靈巧百變為主,林正剛剛踏入門檻,摸到幾分皮毛。
正當他沉浸在劍招時,突然在瀑布下,傳來了張占魁粗礦的聲音。
“林正,你這劍招到有幾分意思,似乎不簡單呀,我正好在瀑布下衝得無聊,不如我們來過兩招吧,重言的傷還未好,躺在床上休息快一周,我都渾身癢癢了,沒人打架,這日子可過不下去,想我在神農架之時,還有山中百獸與我切磋。”
“來吧,有人陪練,我又何樂不為。”
在瀑布修煉,林正早已經習慣了與張占魁為伴,他是這裏的常客,有人作伴,倒也不壞,隨著交往加深,他知道,此人雖然看上去粗獷,但實則是個心細之人,隻是有時性子太過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