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我不再愉怕任何困難——逆境心理學(3)(3 / 3)

當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碰到困難、挫折時,最佳的選擇是放棄“鴕鳥心態”,養成麵對問題的習慣。如果我們能將這些困難和挫折當作激發潛力的契機,不但能使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很快就能收獲到成功的喜悅。

成長加油站137:如何培養責任感(1)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的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要培養責任感,首先應該從小時候抓起。自己負責任地麵對自己的問題,想辦法解決好。不要對別人存有依賴感。

(2)對自己行為的後果負責。對於生活中的任意點滴的小事,都要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無論事情的結果好壞,隻要是自己獨立行為結果,就要敢作敢當,不要逃避責任。

對家庭施加積極的影響對於我們來說,家庭是個安全的港灣,但並不一定總是陽光,也有可能遭遇陰雲密布的時候。當家庭麵臨困境時,我們不應該逃避,而要勇敢地站出來,對家庭施加積極的影響,促進家庭的和睦。

作為家庭成員之一,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通過發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積極的心態、快樂的笑容去感染父母,給家庭帶來溫馨和歡笑。

當遇到父母關係不太和睦時,我們要適當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把自己當做黏合劑,彌補家庭的創傷。可以盡可能增添一點浪漫、和諧的情調,給繁忙、壓抑的父母帶來一點溫馨的感覺,同時也給自己陰沉的天空帶來更多的陽光。

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適當的方法,心平氣和地和父母長談一次,說說自己的想法、感受、建議,讓父母感覺到你的成熟、你的寬容、你的善解人意。

同時,我們也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想要調節好父母之間的關係,這種想法很好但確實很難。“解鈴還需係鈴人”,父母都是獨立的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們之間的感情還得由他們自己決定。

即使我們已經盡力而為了,但效果並不理想,我們仍然要對這件事保持一個積極心態,不要由於父母之間的爭吵影響了你的健康成長。

有一位音樂家,一生充滿著痛苦。小時候,父親的酗酒和母親的早逝,使他從小失去了童年的幸福;當他正處於青春年華時,他卻失意孤獨;在他步入創造力鼎盛的中年時,卻遭遇到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最致命的打擊:雙耳失聰。經曆了無數的挫折磨難,他依然高喊著:“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絕不能讓它把我完全打倒!”於是,他在困難重重、最痛苦的時候,完成了激昂奮鬥的、舉世矚目的《第二交響曲》。他就是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貝多芬之所以在極度困苦的狀況下,一再創作出輝煌無比的音樂篇章,這與他的自我把握有極大的關係。善於自我把握的人的突出特點是能很快將生活中的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並在不斷的奮鬥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自我把握的人還很善於升華個人的精神痛苦,他們會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當成個人成長的契機,從而磨煉個人的意誌。

貝多芬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證明他有完善自我的能力!其實,我們每個人隻要願意,都有完善自我的能力。

要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如我們的意,抱怨是沒有用的。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我們可以適應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有些事情是改變不了的,那我們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逃避是沒有用的,隻有敢於麵對客觀現實,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有可能幫助父母,給家庭以積極的影響。

而一旦當我們完善了自我時,會發現父母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成長加油站138:測測你與父母的溝通能力下麵有6道測試題,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答案。

(1)由於想幫助媽媽分擔一些家務活,不小心失手打破了媽媽心愛的花瓶,媽媽不問緣由就狠狠地責罵了你一頓。你會:

A.爭吵;B.心裏委屈;C.解釋並認錯。

(2)你看電視時,你想看動畫片,可爸爸非不讓你看。你會:

A.心裏生氣;B.順從;C.說自己的理由。

(3)你某次成績未達到媽媽規定的標準,媽媽不停地嘮叨,責怪你學習退步了。你會:

A.心裏煩,勉強聽;B.開玩笑,不在乎;C.說自己的理由。

(4)你未告訴父母,便與同學一塊兒出去玩,而且很晚回來,為此,父母訓斥你一頓。你覺得:

A.不服氣,聽不進父母的批評;B.怨恨父母;C.很愧疚,父母批評得對。

(5)你的生日到了,你想大肆宴請親朋好友,然而父母認為你年齡還小,不該鋪張浪費,沒有答應你的要求。你會:

A.賭氣,不理睬父母;B.怨恨父母,認為他們不愛自己;C.很愧疚,認為父母做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