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加油站125:每天自我反省我們不妨每天抽出5分鍾時間,反省一下自己。時間不長,反省的事情也不大,但是如果能夠堅持下來,養成反省的習慣,一定會幫助我們在以後的道路上不斷收獲成功:
(1)與人交往中,我今天有沒有做不利於人際關係的事?說的話是否得體?某人對我的不友善是否有什麼特殊原因?
(2)今天所做的事,處理是否恰當?怎麼做才會更好?有沒有補救措施?
(3)到目前為止,我做了哪些事?有無進步?
(4)我有沒有浪費時間的行為發生?有沒有提高效率的方法?
保持一顆謙虛的心《菜根譚》中說:“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古來建立功業成就功勳的,多是謙虛圓融之士,那些固執執拗、驕傲自滿的人往往與成功無緣。文王謙虛,渭河之濱訪太空,最終成就了周朝800年的基業;劉備謙虛,三顧茅廬訪孔明,最終取得三分之一的天下。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而且廣招門生,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讚歎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物理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律,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麵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卻非常謙遜。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我隻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隻學會了幾個音符”。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
謙虛的人懂得怎樣尊敬別人,包容別人。人人都喜歡謙虛的人,而不願與驕傲自大的人為伍。
那些盲目驕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視野狹窄,自以為是,嚴重阻礙了自己繼續前進的步伐。事實上,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隻是階段性的、局部的,隻能作為一個新的起點。如果因為某一時的領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識不夠、眼界不寬的表現。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出身富有的學生趾高氣揚地向班裏的同學們誇耀,他家在雅典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他的老師拿出一張世界地圖,對他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裏?”
“這一大片全是。”這學生指著地圖洋洋得意地回答。“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裏?”老師又問。
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希臘太小了。“雅典在哪裏?”老師接著問。
“雅典?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
老師看了看學生,對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那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裏?”
學生尷尬地滿頭大汗,因為他當然不可能在地圖上找到他家那一片肥沃的土地。
所以,不管我們擁有什麼,擁有多少,都隻不過是擁有極其渺小的瞬間。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保持一顆謙卑的心。
成長加油站126:你更願意做哪一種人世上隻有兩種人,用一個簡單的測試就可以立刻把他們區分開。給他們同樣的一碗小麥,一種人會首先留下一部分來播種,然後再考慮其他的問題;而另一種人則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麥全部磨成麵,作成饅頭吃掉。
我們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成功、優秀的人,隻不過在饅頭的引誘下,我們失去了耐性。成功是講究儲備的,倉庫裏的存貨越充足,成功的可能就會越大,才有可能走得更遠。成功的路是那樣的遙遠而艱辛,饅頭固然可以使我們在啟程後飛快的奔跑,不過吃了眼前的,恐怕下一頓就沒有著落了。饅頭的熱量終究有一天會消耗殆盡,沒有播種就沒有糧食的保證,最後隻會落得餓死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