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瓦倫達事件”在不斷重演。每次高考成績一出來,就會有好多學生到心理醫生那裏尋求幫助。原因是好多原本在學校裏成績不錯的孩子,在高考時失利,一些人甚至連專科線也沒過。這些人的考試失利,其實是敗給了自己,因為他們一心想著考試能不能考好,而無法專注地去答題,因而就無法贏得成功。
成長加油站121:集中注意力的“視聽配合訓練”
(1)視覺想象訓練:閉目凝神,憑想象在空中描繪出一個點來。此刻心中除了這個點,什麼也不想,慢慢地將此點延伸為一條直線,再將它拉長,然後描繪成星形或旋渦狀等簡單的圖形。這樣,每隔一天,讓圖形複雜些,並用心多描繪幾次。
(2)聽覺訓練:找一個鬧鍾,聽它的滴答聲,並伴隨著鬧鍾的聲音,在心中默念“滴答、滴答、滴答”。第一天念10個,第二天念15個,第三天念20個,逐次增多,每天做8次。
以上兩種訓練配合使用,堅持一段時間,必然會有明顯的效果。
保持一顆平常心人都有這樣的弱點:當對某件事情過於重視時,心理就會緊張起來。而心理一緊張,往往就會出現心跳加速、精力分散、動作失調等不良反應,不好的後果也會接踵而至。要取得穩定、優秀的學習成績,除了努力學習之外,還需要具有心無旁騖的穩定心態。這樣才能確保努力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擾亂我們的情緒。例如,當學習成績經過自己的努力有所進步的時候,或當自己做了好事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或者當自己為了表現自己的特長去參加某項比賽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常常會聽到不一樣的聲音,甚至是刺耳的閑言碎語。於是很多人的意誌就開始動搖,還有的人把精力轉到對付閑言碎語上去,結果不僅身心俱疲,而且很快發現,我們的前途一片灰暗,離理想亦是越來越遠。
其實,當我們在聽到閑言碎語時,完全可以采取一種不理不睬的態度,而是專心致誌地做自己的事情,就不會感覺到這些外在因素的惡意幹擾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演說家在一次演講時取出一張嶄新的20美元紙鈔,他鄭重地問大家:“這是多少錢?”大家雖然有些疑惑不解,但不知演講家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如實地回答“20美元”。緊接著,演說家把鈔票揉成一團,用力捏了幾捏,然後把它展開,又問大家:“現在,它是多少錢?”“20美元。”演說家又把鈔票扔在地上,然後又踩上幾腳。他撿起鈔票,鈔票變得又髒又皺了,“現在,它是多少錢呢?”演說家又問。“20美元。”
於是演說家發表了如下的精彩結論:“無論怎樣糟蹋這張20美元的鈔票,它的價值依舊是20美元。我們每個人表麵上即使傷痕累累,卻依然沒有失去原有的價值。除了自己,沒有人能真正地讓你貶值。”
除非我們自暴自棄,否則我們永遠也不會貶值。隻要我們有信念,不斷地挑戰自我,就會前進。因此,大可不必去理會那些是非成敗的言論,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如果能一心一意地為理想投入行動,我們就一定會得到想要的成功。
成長加油站122:控製和消除不良情緒的方法控製或消除不良情緒有許多辦法,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心理特性和環境情況試用以下方法:
(1)降低呼吸頻率,深吸氣然後屏住氣延續盡可能長的時間。
(2)閉上眼睛從20起倒數,想象自己正坐在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下。
(3)如果條件允許,到室外散散步。回憶你處理類似局麵的成功經曆,或者回味過去成功時所經曆過的美好感覺。
(4)將注意力集中在周圍的具體事物上,如路邊的一棵樹、天上變幻不定的雲彩等,試著觀察一下細節。考慮你今天即將開始的工作,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轉移對情緒的注意力。
(5)進教室前放鬆臉部肌肉,麵帶微笑,立即開口向同學問好。即使不願意也要強迫自己這樣做。
(6)如果明確知道是什麼事使自己不開心,可以對自己進行安慰,凡事想開點;也可以把不開心的事情講給同學聽,釋放內心壓力。
自我調控緊張的心理沒有人能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一種臨危不懼、處亂不驚的心態,尤其是在麵臨一些重大的比賽,或麵對一件富有挑戰性的任務時。人們有時難免會產生緊張、不安、擔心等思想顧慮和不良情緒,這種現象其實是人體實施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屬於正常的大腦潛意識生理活動,它可以進一步調動人體的各種機能,使思維更加活躍。因此,適度的緊張反應是正常的,無需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