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浩明能次次作為先行者,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原因。董浩明西安人,父母都是教師,爺爺是老教書匠,在子乎者也時代混過的人。書香門第吧?絕對的書香門第!偏偏老董先生比一般書生多了一份俠氣,年輕時仗義疏財,喜愛結交豪傑人士,聲名遠揚。花甲之年喜抱孫子,那是樂的哈哈大笑,聲震屋簷。名字也是老董先生起的,浩,取自宋詞浩氣鎮長存,明取自姚章矩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瑤山皆有情。一目了然,就是要這個孫子不但正氣稟然,還要做個有情有義的好男兒。 董浩明從小就在董老先生的耳提麵命下成長,加著天資聰穎,膽大心細,時常做一些大人都不敢做的事情,父母肯定擔心,董老先生卻是哈哈大笑。董浩明學習刻苦,成績自然優秀。玩的好,學的好,打的也好,年紀不大名氣斐然。
悠忽到了高考之年,離著還有兩個月時,董浩明告訴父母他要當兵!父母嚇了一跳,堅決製止,董老先生力挺,說什麼好男兒定當馬革裹屍還之類的話語,董浩明母親大哭,卻也拗不過爺孫倆的“壯士饑餐胡虜肉!“隻好同意。董浩明如願以償。
進了部隊後,新兵訓練沒結束,新兵營長就斷言,此子絕對虎將!虎將董浩明也是打架鬥毆的高手。下連隊後由於看著董浩明身上書生氣濃厚,其他兵們並不把他眼裏。兩件事後,兵們才知道咬人的狗不露齒的含義。
連隊派了一個排去車站拉搬運彈藥,裝滿車後,老兵們與排長坐上車走了,董浩明個其他幾個新兵步行返回駐地,路過一個工廠時恰逢工人下班,呼啦啦的自行車騎的飛快,就把其中一個新兵刮倒了,騎自行車的青年不但不道歉,反而下車要動手,剛吵了起來,幾十個青年工人就把董浩明六個人圍了個水泄不通。
六個新兵裏麵四個先是怕了,一個機靈的早跑回駐地叫人,董浩明不懼,一把抓住惹事青年就要他道歉。青年工人揮手就打,董浩明立刻還擊,倆人滾做一團,期間董浩明不知道挨了多少腳,倆人抱著亂滾,旁邊其他工人劉抽空踢董浩明。董浩明根本不怕,奮勇還擊。其他幾個新兵都傻了。和董浩明滾到一起這位怕了,邊滾邊說好話,董浩明就是不依不饒。這時連長也帶人過來了,老兵們就要動手,連長趕緊攔住了。
工人們見兵們人也不多,鼓躁起來,連長大怒,率先動手,雙方打的塵土飛揚,烏煙瘴氣。鼻青臉腫的董浩明打的興發,掄起一輛自行車到處摔打,劉亮,查雲青,吳奇峰已經打到廠裏去了。工人們大敗!
這次群毆事件是C團眾多兵民相鬥裏麵比較有名的一起。發起人新兵董浩明,主持人劉來順連長,連裏若幹兵們參與演出。董浩明名聲大震,連裏兵們側目。 受到嚴厲批評的不是連長劉來順,而是帶著兵們拉彈藥的排長!啼笑皆非的結果。寧團長意思很明顯,你個當排長的不與隊同回,反而扔下新兵先去,如果你帶著他們往回走,路上不會出現自行車刮人,不會出現刮人就不會引起鬥毆,那就更不會引起群毆了!旁邊的團部人員聽的牛團長的振振有詞,臉都紅了。那個排長更是驚怒交加,又無可奈何,官大一級壓死人,對方官大的可以把他一個排長直接壓進混凝土裏。這不算完,排長書麵檢查,全團大會檢討。主持人劉來順連長紀律警告一次,董浩明住院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