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20(2 / 2)

可想而知,放榜的時候,陸遊又一次名落孫山了。

其實秦檜罷黜陸遊,一方麵是為了泄私憤,一方麵也是因為黨派之爭。

南宋自偏安一隅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兩個黨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所以黨派之爭也就從沒間斷過。

當年嶽飛屢建奇功的時候,主戰派一直處於上方。但是不久之後,由於皇帝膽小懦弱,聽信讒言。導致嶽飛等一幹有功之臣下獄的下獄,冤殺的冤殺,流放的流放,發配邊疆的發配邊疆,大大削弱了主戰派的勢力。以秦檜為首的主和派也就成了整個南宋朝廷的主宰。

秦檜大權獨攬,一手遮天,皇帝又對他寵信有加,所以他想排斥誰就排斥誰,想打擊誰就打擊誰,想殺誰就殺誰。任免朝廷官員也全憑自己的喜好,又喜歡別人對自己歌功頌德,凡是忠於自己的都一律留下,並委以重用,凡是反對自己的都一律排斥,甚至不擇手段地打壓,有沒有才倒在其次。

陸遊一向主張抗金,詩文亦多為慷慨激昂,勵精圖治之詞,最不屑的就是那些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歌功頌德的文章,自然對不上秦檜的胃口,被罷黜也就在所難免。

而陸遊有個堂兄,叫做陸仲高的,自幼父母雙亡,被陸宰和唐氏收養在府中,和陸遊一同吃睡,一同讀書識字。論文彩,論才學,他都遠不及陸遊,但就因為會寫幾篇溜須拍馬,歌功頌德的文章,對上了秦檜的胃口,就被秦檜留在了府中,從此前程似錦,平步青雲。

陸遊空有一身抱負,卻屢試不中,仲高卻因為懂得迎合,竟然被秦檜委以重任。陸遊懷著悲憤的心情回到山陰不到兩天,就傳來了他高升禮部主事的消息。

消息是母親唐氏告訴他的。那天他正在後花園練劍,唐氏突然來到陸遊跟前說:“你今天一早就不在房中,到哪裏去了?”

“近日孩兒一直心緒煩悶,待在家裏也無事可做,我到郊外踏青去了。”陸遊說。

“遊兒,你落榜心灰,但也不能每日鍾情山水,自誤前程。”

“前程?什麼前程?孩兒是空有一腔熱血,報國無門啊,報國無門啊!”陸遊把劍收起來插入劍鞘,無比沉痛的說道。

“好了好了,遊兒,你仲高堂兄高升禮部主事,返回故裏,在沈園賜榮堂設宴,還特地送來宴客請柬,你爹爹不在家,我們母子理當赴宴。小燕,進去稟告我侄少爺,說我們來了。”小燕是唐氏新買的貼身丫頭。

“是。”小燕答應著,便一溜煙跑了。

“母親,仲高投靠秦檜才得步步高升,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實是不願見他。”陸遊皺著眉頭說。

“遊兒,我們陸家向以報效朝廷為己任,今日之宴,正好請仲高將你向朝廷引薦,怎能不見?”

“母親……”

“嬸娘在哪裏?嬸娘在哪裏?”陸遊一直不肯出去,仲高隻好自己找來了。

“仲高,仲高。”唐氏連忙回應道。

“嬸娘,嬸娘。”說話間,仲高已來到近前。

“仲高,我的好侄兒。”唐氏看見仲高,臉上立即笑成了一朵花。

“嬸娘在上,請受侄兒一拜。”

“不必行此大禮,遊兒,快來見過仲高。”

“三弟,久違了。”仲高看見陸遊,立即拱手抱拳說。

“仲高啊!你今日衣錦還鄉,真叫嬸娘刮目相看哪!”

“嬸娘!仲高當年父母雙亡,要不是嬸娘您收留我,當親生兒子也一樣看待,自幼與三弟相伴讀書共求上進,哪能有侄兒的今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嬸娘對侄兒這樣的大恩大德。”仲高說著,便雙膝著地,給唐氏磕了三個響頭。

“快快起來,快快起來。”唐氏嘴上讓仲高趕緊起來,心裏卻受用極了,當下又接著說道,“仲高啊,日後還要靠你多多關照你三弟啊。”

“哎呀呀!嬸娘放心,三弟他本是絕頂聰明之人,倘若他能審時度勢,這錦繡前程嘛,是我們仲高之輩都望塵莫及的。”

“哦,仲高兄,這我倒要請教請教,何謂審時度勢?”陸遊說。

“方才我見到題詩一首,其中佳句,倒能表達我之心思。”

“不妨吟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