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的準備事宜
做媽媽的準備
臨產前兩個月時,當媽媽的就應該為迎接小寶寶做必要的準備工作了。
要將坐月子期間穿用的內衣、外衣準備好,洗淨後放置在一起。如家中現在的不夠,要盡快購買或製作。內衣選擇純棉製品,因純棉製品在吸汗方麵較化纖製品優越,穿著比較舒服。上衣要選擇易解、易脫的樣式,這樣就比較適宜產期哺乳和室內活動的特點。襯衣應以保護身體,方便哺乳的樣式為主。
褲子可選購比較厚實的針織棉紡製品,如運動褲,既保暖,又比較寬大,穿著舒適,同時還很容易穿、脫。坐月子洗澡不便,多準備幾套內衣,以便換洗,還應準備幹淨的月經帶兩三副。同時準備專用洗臉和擦洗身子毛巾各一條就可以了,準備10包左右的衛生紙以備使用。
做爸爸的準備
妻子懷孕之後,當丈夫的就要開始忙了,到妻子臨產前一個月,更應加快節奏,高質量地做好妻子產前的各項準備,迎接小寶寶的出世。
(1)清掃布置房間
在妻子產前應將房子收拾好,以便使妻子愉快地渡過產假期,使寶寶出生在一個清潔、安全、舒適的環境裏。房間一旦確定,就要進行清掃和布置。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粉刷一遍,如果不能粉刷,也一定要認真地將牆麵清掃一遍。清掃時要注意頂部和牆體的上部有無開裂的牆皮或可能會掉下來的東西,如果有,或是將其拆除,或是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證安全。還要注意房間的采光和通風情況,使采光和通風條件盡可能完善。檢查房間是否有鼠跡、蟑螂、螞蟻等,要采取措施消滅這些有害物質並防止再度出現。
布置房間時應當首先將妻子和小寶寶安排在采光、通風條件好,安靜、幹燥的位置。如果房間少,不能專為妻子和寶寶安排一間的話,可用家具為妻子和寶寶隔一個小間,以便盡量減少外界的幹擾。
(2)拆洗被褥
衣服妻子坐月子前,行動已經不方便了,當丈夫的應當主動地將家中的被褥、床單、枕巾、枕頭拆洗幹淨,並在陽光下曝曬消毒。以便使妻子能夠順利地渡過產假。妻子坐月子時需穿的衣服,如果是舊衣服的話,當丈夫的也應當在妻子臨產前洗幹淨,曝曬消毒之後放置好。
(3)購買物品
用具備足煤、柴,至少應準備夠兩個月的煤和柴,柴要劈好。如果家中燒罐裝液化氣,應事先再準備一罐,放置在安全、易取的地方。購置3~5千克掛麵或龍須麵;購買一些小米、大米、紅棗、麵粉;購買2千克紅糖,這是產婦的補養品;準備5千克鮮雞蛋;1千克食用油;適量的蝦皮、黃花、木耳、花生米、芝麻、黑米、海帶、核桃等能夠儲存較長時間的食品。
購置洗滌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潔精、去汙粉等。妻子產後及護理新生兒時期洗滌用品的耗用量較大,由於這些東西不易變質,為了方便,可以一次多購置一些。
給嬰兒做準備
需要給嬰兒做的準備主要有如下幾方麵內容:
(1)臥室條件
小寶寶降生後睡在什麼樣的臥室裏最好?這是首先要考慮的事。
新生兒臥室最好保持比較穩定的溫度與濕度。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把室溫調節在21℃~24℃之間,濕度為60%~65%左右。
新生兒臥室最好有充足的陽光。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有利於預防小兒佝僂病。但不要使陽光直射新生兒的麵部。如果臥室不易見到陽光,最好每天抱著小寶寶去曬曬太陽,當然也要避免陽光直射麵部。
新生兒臥室必須通風、清潔。因為新生兒需要呼吸新鮮空氣。但注意不要使室內空氣對流強烈,以免傷風著涼。
(2)嬰兒床鋪
嬰兒床鋪的安排可以根據家庭的經濟和住室而定。新生兒要和母親同住一個房間,但最好給他單獨準備一個小床鋪,鋪的大小,以足夠供嬰兒睡到五、六歲為好。嬰兒睡單床可以減少感染,有利於正常生活規律和習慣的形成。床鋪四周欄杆的高度,以嬰兒站起來不會掉落為準,不要有模棱。欄杆與欄杆之間的距離要小,避免嬰兒的頭部通過。欄杆的起落要方便。用鉤子扣住的欄杆,要檢查掛鉤是否安全,如果在孩子出生時來不及準備安全的嬰兒床鋪,可以便用簡易的搖籃。
(3)嬰兒尿布
尿布是新生兒和嬰兒時期最為重要的用品之一,要用柔軟,易吸水的布做成。最好選用顏色比較淡的布來製作。方便觀察大小便的顏色。如果家中有舊床單或舊的棉布襯衣、褲,也可用來製作尿布,但必須認真洗淨,用開水燙後在太陽下曝曬以消毒。尺寸為50厘米長,50厘米寬,呈方形。應當準備40塊左右。還應再製作一些棉尿墊,棉尿墊放在尿布和褥子之間,以減少褥子被大小便弄髒弄濕的次數。棉尿墊的尺寸為30厘米見方,外用棉布做套,內用青綸棉或滌綸棉做絮。要準備6塊左右。
(4)衣著
襯衣:新生兒的襯衣,一定要用柔軟、手感好、通氣性好和保暖性好、易於吸水的棉織品做,顏色宜淺淡,這樣容易發現汙物。式樣可選用我國常用的斜襟衣式。衣服要寬大一些,否則不好給新生兒穿。至少準備3件以上。
棉衣:可采用襯衣式樣。要用棉布製作裏子和麵子,用新棉花做絮,但不要弄得太厚,以保證柔軟。
棉褲:可用同棉衣相同的材料製成。可製成平腳褲式,也可將鞋與棉褲連為體製作,一般以後一種為宜。
鞋子:嬰兒出生3個月內不用穿鞋。如果為了保護腳不受涼,可用毛線織軟鞋,也可用棉線勾成軟鞋,鞋的長度可在8厘米。
(5)帽子、襪子、手套、圍嘴
冬天要給嬰兒準備一頂帽子,可用細毛線織成,要能夠蓋到臉部。襪子和手套要棉質和毛線的,準備一、兩雙即可。圍嘴用於接嬰兒流的口水,可拴在胸前,並用帶子固定在身後,最好多準備幾個。
(6)洗澡用具、藥品
洗澡用具要準備澡盆、臉盆、腳盆、浴巾、毛巾、嬰兒皂、痱子粉、爽身粉。其他用品如溫度計、體溫表、熱水袋、便盆、手紙、廢紙、小竹刀等。
藥品有酒精、紫藥水、紅藥水、氯黴素眼藥水、繃帶、消毒棉簽、消毒紗布、燙傷藥膏等。上述物品可根據實際情況準備。
分娩方式的選擇
自然分娩
女性妊娠和分娩都是極其自然的生理現象,是人類繁衍後代所必經之路。在懷孕280天左右,正如瓜熟蒂落,必然要分娩。在妊娠期問為了適應胎兒不斷生長發育的需要以及迎接分娩的到來,母親體內的各個係統和器官,尤其是生殖器官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生理性的。妊娠足月後,子宮肌肉出現有規律的收縮,隨之子宮頸口開大,胎兒通過產道從子宮裏娩出,來到人間。產後母親身體各個係統和生殖器官又相繼恢複到原來的狀況,這個複雜的過程,也是一個自然規律。
而且,胎兒經陰道分娩,分娩過程中有規律的子宮收縮,能使胎兒肺髒得到鍛煉,為出生後自主呼吸創造了有利條件。另外經陰道分娩時,胎頭的娩出可像遊泳時抬頭換氣一樣,可將胎內積貯在肺、鼻和口腔中的羊水和黏液擠出,這樣胎兒落地後,呼吸道通暢,新鮮空氣進入肺部,可以立即進行氧交換,所以胎兒易成活。還有陰道自然分娩時,最低處的胎頭因受子宮收縮的擠壓,頭部血液充沛,可為腦部的呼吸中樞提供較多物質供給。值得注意的是胎頭在通過陰道時被拉長變形則是一種自然情況,不會影響智力。
無痛分娩
一般所謂的無痛分娩法多指非藥物性的精神預防性無痛分娩法。這種方法於50年代初由前蘇聯學者提出,曾在我國廣泛實行,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主要內容是:
(1)給產婦及其家屬講解妊娠和分娩有關的生理知識,使他們對分娩中所發生的陣痛有所理解,對分娩的安全產生信心。這對消除產婦恐懼及焦急心理,穩定大腦皮質功能以減輕疼痛都極為重要,也可促使產生強有力的宮縮,從而有助於正常產程的進展。
(2)指導產婦在進入產程的加速期後,每當宮縮時,做緩慢的深呼吸動作,以減輕宮縮時的疼痛感覺。
(3)產婦本人、醫護人員或家屬可在陣痛時,用手以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子宮區,或雙手從腹中線用手掌向兩側平推,也可以用手指或手掌按壓腰骶部酸脹處,以減輕疼痛感覺等。
此外,還提倡待產及分娩時有家屬陪伴。因為親人在旁,產婦會感到無限安慰;家屬也可及時了解產婦的情況,不致牽掛;醫務人員如發現新的情況,也能及時告知家屬。這些因素都促使無痛分娩法取得成功。非醫務人員入室可能帶來更多汙染機會,但可以換鞋、更衣、戴帽、戴口罩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有人在實行無痛分娩法的同時,配合應用針刺療法以及麻醉藥,也有一定止痛效果。取穴簡單,常用的為合穀、內關。如果連接針麻儀,可使效果持續而穩定,針刺止痛對母嬰皆無弊端。
特殊分娩
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不太順利的情況。對這些情況醫生有時決定采取一些特殊分娩方式,以保證母子平安。
(1)會陰切開分娩
初產婦陰道口伸展性欠佳,往往在第二產程中,胎頭進入陰道後衝力較猛,將陰道至會陰之間造成撕裂。醫生為了不使會陰撕裂,可以在胎兒娩出時,用手掌用力頂住會陰部以保護會陰,為避免撕裂,也可以把會陰切開。切口整齊,恢複較快,愈合後的外觀也較好。
(2)正常無損傷分娩
經產婦往往都采用自然分娩方式,一般不會發生陰道及會陰撕裂,這是因為陰道及會陰部的伸展性好。不過也需要助產士用手掌保護會陰部,以確保分娩過程中不受到損傷。初產婦若身體條件好而且胎兒小的,尤其是胎頭小的,也可在助產士的協助下采用正常無損傷的分娩法。
(3)產鉗助產
外用產鉗牽引胎頭促使胎兒娩出的助產手術。
主要適用於:
①因產力不足、產道相對窄(輕度)、枕橫位、枕後位導致分娩困難,第二產程延長,對母兒均不利的情況下。
②胎頭吸引術估計有一定困難者,最好直接行產鉗助產術。
③情況緊急需立即娩出胎兒者,如臍帶脫垂、胎兒假死。胎盤早期剝離等。
④胎頭吸引術失敗者,剖腹產來不及者。
同時具備宮口開全、破水、無明顯頭盆不稱、胎兒存活、枕先露(或頂先露、頦前位)等條件的產婦,方能行產鉗助產術。
產鉗助產雖能保護產婦和胎兒分娩,但有的會引起嬰兒顱內出血而死亡,或引起智能障礙,或發生手足麻痹等,因此現在不輕易倬用。
剖宮產
剖宮產是一種經腹部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手術,應用得及時得當可起到挽救母子生命的作用。
(1)剖宮產的適應證
一般用於解決各種難產及妊娠分娩過程中的並發症。不過若不能正確掌握此種手術的使用標準,不僅達不到預期目的,還可能造成不良後果。不管怎樣,醫生在決定是否采用剖宮產時,是有具體標準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產婦方麵。產道異常,如骨盆狹小、畸形、骨盆與胎兒頭圍大小不符;先兆子宮破裂;重度妊娠合並征,如合並心髒病、糖尿病、慢性腎炎等,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臨產前子宮收縮無力,經用催產素無效者;產前發生嚴重大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等;產程過長(超過30個小時);高齡初產婦(大於25歲);產婦患有急性疤疹或陰道性病者。
②胎兒方麵。胎位異常,如橫位、臀位,尤其是胎足先入盆,持續性枕後位等;產程停止,胎兒從陰道娩出困難;胎兒尚未分娩,而胎盤提早剝離,或臍帶先行由陰道脫出者;胎兒宮內窘迫、缺氧,經治療無效者;其他不宜自然生產者。
(2)剖宮產的優缺點
目前,世界各地剖宮產率都有升高的趨勢,這和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有關係,同時也和各種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但是,奉勸各位孕婦及其家人,千萬不要以為剖宮產是人類生產的捷徑,它隻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而采用的助產手段。因為它在帶來一定幫助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下麵從母嬰兩個方麵進行利弊分析。
母親方麵。對於有剖宮產適應證的孕婦,剖腹產不但能使其少受痛苦,而且還能避免其生命受到威脅。但是剖宮產帶來的負麵作用也很多。首先較正常分娩的孕婦來說,出血較多,術後恢複也較慢,產後乳汁分泌也會減少。其次,術後可能引發泌尿、心血管和呼吸係統的綜合征,也可能引發子宮等生殖器的多種病變,如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等。再次,對於再次分娩也會有不利的影響。
胎兒方麵。在危急情況下,剖宮產確實是挽救胎兒生命的有效手段。在當代,由於手術及麻醉技術的進展,輸血安全性的提高,抗生素的發展和應用,大大提高了剖宮產手術的安全係數,確實是幫助胎兒安全降生的好方法。
但是,經過剖宮產還會對新生兒有很多不利之處。首先,有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胎兒其Ig G與母體水平相當,而剖宮產的新生兒臍血中缺乏Ig G Ig G是人體血清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也是母體通過胎盤傳給新生兒的唯一抗體。經剖宮產的新生兒缺乏Ig G,機體抵抗能力必然下降,這就增加了患病的概率。
另外,剖宮產的新生兒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因為胎兒在母體中時,肺中有一定的羊水存在。經陰道分娩,由擠壓作用被排出呼吸道。對於剖宮產,胎兒在數秒之內即被取出,胎體得不到擠壓,故羊水仍滯留在肺和呼吸道中。此時易引發新生兒的呼吸不暢,及至更嚴重的後果。
分娩的先兆
臨近分娩征兆
到了妊娠末期的臨產月份,孕婦要注意產前征兆。分娩並不是突然開始的,而是逐步發展到這一步的,事先就不斷地發出信號,即征兆。征兆的表現列舉如下:
(1)上腹部壓迫症狀減輕
胃脹、吐酸水、燒心、食欲不振等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呼吸不暢的情況有所改善,上腹部會感到輕鬆。這是因為妊娠36周後子宮口和產道變軟,子宮下移,胎兒下降到骨盆,緩解了對上腹部的壓迫。
(2)不規律的宮縮
腹部陣陣無規則的發緊:叫宮縮。宮縮間隔時間不等,可以十多分種一次,也可以1小時以上一次,沒規律,每次持續幾分鍾到十多分鍾不等。尤其在疲勞和興奮時,更易出現這種現象,稱前驅宮縮或前陣痛。是臨近分娩征兆之一,但與真正的產前有規律的宮縮不同,不要緊張。
(3)尿頻
由於下降的胎頭壓迫,導致膀胱存尿量少,有點尿就感到憋尿、要上廁所,並非有泌尿係統疾病,而是臨近分娩征兆之一。
(4)陰道分泌物增多
為分娩準備,子宮頸管張開,所以分泌物增多。這些分泌物呈透明或白色黏稠狀。
(5)腰痛
腰痛、大腿根脹及抽筋、趾骨部痛、步履艱難,這是由於胎兒頭部下降,壓迫骨盆內神經而表現出的症狀。
(6)胎動次數減少
胎動較以前減少,這是因為胎頭已入骨盆,位置相對固定,且宮縮使胎兒難以活動。
每個孕婦對胎動的感覺不一樣,但胎動絕不應該突然消失,若不能斷定是否異常,應到醫院檢查。
(7)腎髒有重壓感
由於子宮內神經支配的關係,腎區(後腰稍上方)有一種模糊的重壓感。以上這些臨近分娩的征兆,並非每個孕婦全部具備。個體征兆不同,程度也有差異。即使出現這些征兆,也不要慌張,不是馬上分娩,也不見得馬上住院。但要觀察進展,做好隨時住院分娩的準備。
即將分娩征兆
妊娠後期接近預產期的時間,夫妻都關心著分娩的到來,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快要臨產了呢?一般講,孕婦在足月前後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說明已近臨產,就應該住醫院待產:
(1)出現規則的子宮收縮
孩子出生的日子快要到時,產婦會感到腹部有比較頻繁的子宮收縮的感覺,它的特點是收縮力弱,持續時間短而不規則,收縮的強度並不逐漸加強,沒有陰道流血和流水,不時休息後,子宮收縮可以完全停止,這種不規則的子宮收縮並不臨產。當出現有規律的子宮收縮,每隔10~15分鍾1次,每次持續時間幾十秒鍾,即使臥床休息宮縮也不消失,而且間隔時間逐漸縮短,持續時間漸漸延長,收縮的強度不斷增強,這才是11缶產的開始,應該立即去醫院待產。
(2)陣痛
陣痛指周期性的子宮收縮。起初每30分鍾或1小時,有10秒至20秒的腹部張力,然後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反複地加強規則性的子宮收縮。到了每10分鍾1次規則的陣痛,就是“分娩開始了”,必須入院了。不過,待產婦早點入院較安全。
(3)見紅
分娩開始之前24小時內,陰道會排出一些血性黏液,俗稱“見紅”。所以,當產婦“見紅”時,表示24小時內即將臨產,應該立即去醫院待產。
(4)破水
由於子宮收縮不斷加強,子宮內羊水壓力增加,羊膜囊破了,“胞漿水”流出,此時稱為破膜。
大多數產婦是在臨產後才破膜,僅有少數產婦臨產前破膜,稱為“早破水”。這時,應立即平臥送醫院待產,一般在24小時內臨產。此外,以往有急產、過期產的孕婦,以及產道、胎位異常和其他合並症的產婦,就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住院。
臨產征兆
有規律的宮縮一旦開始,分娩也就開始了,通常稱之為臨產,它與妊娠末期的“假臨產”現象有很大區別。假臨產是指妊娠的最後2~3周內,孕婦經常會感到不規則的宮縮。其特點是強度較弱,持續時間短,每次不超過30秒,也無一定的規律,時密時疏。而真正臨產的子宮收縮則具有以下特點:
(1)節律性
臨產時每陣宮縮持續約30秒左右,間歇5~6分鍾。隨著產程的推進,宮縮持續時間延長,間歇時問縮短,宮縮強度也逐漸增加,最後的宮縮持續時間可達1分鍾,間歇時間縮至1~2分鍾。
(2)縮複作用
每陣子宮收縮後,子宮肌纖維不能恢複到原來的長度。這種作用使宮腔體積越來越小,子宮下段被迫擴張,迫使胎兒慢慢下降。
(3)對稱性
正常子宮收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迅速向子宮中線集中,再向下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擴展,15秒鍾後整個子宮收縮,協調一致。
(4)極性
子宮上段肌纖維多於下段,收縮力底部最強,體部次之,上段收縮力幾乎是下段的兩倍。
總之,臨產的標誌是子宮收縮趨於規律、協調,能促使宮口擴大,逼迫胎兒離開子宮,降臨到世界上來。產婦的感覺是宮縮一陣緊似一陣,腹痛由宮底向下腹部移行,腰酸也隨之加重。
當分娩開始時,可為產婦準備下麵的食物:
紅糖水燉雞蛋,母雞、紅棗或桂園湯,牛奶,豆漿,酸奶,雞蛋湯麵。還可以食用一些高能量食物如巧克力。
因各種原因,不能進食的產婦,醫生將給予葡萄糖溶液靜脈點滴,以補充分娩所需的能量。
適時入院
當開始生產的征兆十分明顯時,當然必須馬上入院待產。以下所述即為入院的時機。
(1)破水時
即表示已開始生產,所以不論白天或夜晚,都應立刻入院。先墊上一層厚厚的脫脂棉。再用丁字帶固定,然後馬上坐車到醫院。
在家生產的話,要靜靜地躺在床上休息,並立刻聯絡助產士。
(2)隻流出帶血的分泌物,但收縮仍不規則時
不必急著送孕婦上醫院。先觀察情況,等子宮每隔20分鍾持續30秒以上的規則性收縮時,再入院生產即可。
如果到醫院的車程在1小時之內,此時再送醫院時間仍綽綽有餘。如果是在家生產需聯絡助產士,時間也十分充裕。但是當陰道流出大量帶血的分泌物時,即使尚未感覺有規則的收縮,也表示生產已進行到相當的程度。尤其是經產婦出現這種情況時,即使毫無收縮的感覺,也要馬上住院比較安全。
(3)子宮已有規則的收縮
但尚未出血時如同前項,先觀察情況再伺機而動。不論是否有出血的現象,隻要收縮的問隔縮短、增強,且每次持續30秒以上時,就要立刻住院。
除了上述的情形,如果遇到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情況,可打電話向醫生或助產士詢問。請人代為詢問時,務必將下列情形如實地告訴醫生或助產士:
(1)子宮何時開始收縮?目前收縮的情況是規則或不規則?每隔幾分鍾收縮一次?每次持續幾秒?
(2)有無帶血的分泌物?如果有,何時出現的?量的多寡?與收縮的前後關係為何?目前是否仍持續出血?
(3)有無破水?如果有,何時出現的?量的多寡?流出的情況如何?
分娩的過程
漫長等待了10個月,終於到了緊要關頭,你千萬別害怕,當嬰兒誕生的刹那,一定能使你由痛苦轉為喜悅!
當胎兒成長至可以生活於子宮外時,就該是分娩的時候了,產婦若能事先了解分娩的程序,適時適度地對應,自可順利分娩,並可緩和疼痛。
分娩三要素
產道(產出嬰兒的通道)、胎兒和娩出力(嬰兒擠出產道的力量)是直接影響分娩順利與否的三個要素。此外,母體的健康狀態、周圍環境都是生產的相關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