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不能到單位上班,也要向局辦公室裏遞交請假條,請假條須由主管領導簽字,這是局裏製度的規定。
按照執行起來以後,大家也就習慣了,不再有人反對這看似不公平的製度。
魏然的新管理模式,起到了初步的作用,也在單位裏有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熱情的工作,充滿了激情。以前單位裏成天混日子,得過且過的現象減少了。大家都在這熱情的工作當中,仿佛找到了自己想要去奮鬥的目標,給了他們工作的方向。
楚原一直在看著魏然和胡彩雲之間的爭鬥,看看這個新上任的副局長,怎麼去解決胡彩雲這樣一個頑抗分子。
最開始的時候,楚原還以為魏然會那胡彩雲沒有辦法,因為楚原很了解胡彩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加上有胡浩這個工商局局長在給她背後撐腰,靠著一些關係,胡彩雲在單位裏一直就是這樣的混日子的工作。魏然想要改掉胡彩雲的這個陋習,不是太容易的事情。楚原甚至不會相信,魏然會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成功,不去碰一鼻子的尷尬,已經是很難得。
可讓楚原沒有想到的,這個魏然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還把胡彩雲給降服了,讓胡彩雲寫了檢討書。
懲治了胡彩雲,全局裏的同事們都看到了魏然的膽識和強硬手段,誰都開始畏懼這個新上任的副局長。
魏然提升為副局長以後,向楚原提出了申請,提拔胡陽作為工程管理科科長。理由,胡陽這段時間一直在協助她的工作,,對工程管理科的工作十分熟悉,讓胡陽來接替魏然以前的工作,這樣會在工作方麵順利的過度。
楚原對魏然提出的這個申請,有了一些猶豫。他不是對胡陽有意見,對胡陽的工作能力和為人,楚原還是很賞識。
提拔胡陽當工程管理科的科長,也還是很合理,楚原沒有馬上表態這個決定,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
不管怎麼說,楚原也是局長,總不能因為一個副局長提出的要求,他就去答應。果真是那樣的話,也有失楚原一個局長的威信和領導派頭。
魏然把自己的申請都提交給楚原多日了,就是沒有楚原的正麵回答,這讓魏然感覺到了,楚原有些不情願提拔胡陽。要不然,楚原就有另外的打算。
於是,魏然找了一個機會,試探了一下楚原的口氣,想探聽一下楚原的真實想法,他為什麼不願意向組織部門提名胡陽當工程管理科科長一職。
在跟楚原交流了以後,魏然才明白了楚原的真實想法。原來,楚原想把他的一個親戚調到規劃建設局裏來,但又擔心局裏的其他同事有不滿的情緒。楚原想等的,就是魏然能夠和她站在一條線上,隻要魏然也同意這一決定,他就不用擔心局裏其他同事的不滿。
知道了楚原的想法,魏然也就清楚了,楚原一直沒有答複胡陽提拔為科長這件事情,原來,是想作為交換條件。
如果魏然想要提拔胡陽任工程管理科科長,楚原就想把自己的親戚調到規劃局來,很有可能,還會給她一個什麼職務。
這就是官場中的潛在規則,彼此都在互相的利用。魏然為了能夠讓胡陽當科長,她也覺得胡陽很適合出任工程管理科科長。所以,在對楚原的這個問題上,魏然也給楚原暗示,她對楚原的決定沒有任何的意見。
楚原等的就是這句話,隻要有了魏然的支持,就等於說是得到了局裏一半同事的支持。
雙方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也就很快的達到了彼此想要的目標。楚原向組織部門提名了胡陽,出任工程管理科科長的職務。
組織部門下來對胡陽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寫成了材料上報領導。
局裏領導先找了魏然談話,胡陽是在等楚原找他談話以後,才知道自己要被提名為工程管理科的科長。
談話了以後,胡陽就明白過來,是魏然在幫了他的忙。
二十八歲,將要出任局裏的一個科室科長,如果組織部門審批結果下來,胡陽就有可能成為規劃建設局裏最年輕的一個科長。
隻是,胡陽沒有結婚,又年輕,這個條件,組織部門一定會審視考慮。能不能批準胡陽當這個科長,也是一個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