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九江步軍營(2 / 2)

淩格原本就是一名“澤字營”的普通兵士,雖然隻有十九歲,但是極有膽氣,且勇武過人。曾紀澤把他從一個大頭兵直接升到營官,也讓淩格立時就抱定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他跟王錱不同,王錱長於治軍帶兵,講究謀略戰法,淩格卻領著十五營大張旗鼓的開到了宿匪山下。在大家一起幹了一碗老白幹之後,淩格扒了自己上衣光著脊梁,抄起把大刀,隻說了句,“不怕死的就跟老子到山上去喝第二碗!”然後就頭也不回的帶頭往上衝。在山上和土匪好一陣子混戰,渾身是血的淩格死戰向前,快成了個血葫蘆一樣,以狠著稱的土匪頭子扭身想跑,淩格就在後麵追。追著跑遍了半個山頭之後,土匪頭子跑不動了,跪下投降。“還是你狠!我服了!”

但是如果僅僅是這些,還不夠奇的。此戰十五營陣亡了十個人,傷了幾十個,淩格傷的也不輕,但是淩格不光把這些陣亡的屍首都帶回九江城來,還打算把不是九江人氏的屍首都送回老家去安葬。經曆此一戰,雖然淩格隻有十九歲,而且是個兵勇直接提拔的營官,但是十五營無一人不敬服他。這是個忠心可昭日月的慷慨少年,是一個義氣直衝雲霄的赤膽漢子。率軍浴血拚殺之後,他願意把那些已經死去了的靈魂仍然當成兄弟對待,而不是在人失去利用價值了之後就一腳踢開。

淩格的鐵血忠勇把袁飛都感動了,對於一個生長於現代的獨生富二代來說,那簡直太不可思議了。現代的都市生活造就的都市人都是忙碌與冷漠的,就算是有些悲憫之心、仁愛之意,那也要等自己方便的時候才能去展現的。拿袁飛來說,他和曾紀澤和張之洞拜把子就是很多種目的摻雜在一起的,回到清朝的袁飛需要朋友、需要依靠,甚至這裏邊還有些虛與委蛇的成分,雖然曾、張二人都實心實意的拿袁飛當兄長,但這些並不能就讓一個並不那麼重情的現代人不去三心二意。如果現在讓袁飛為了二位兄弟去死,他肯定是不去的;如果讓袁飛為了二位兄弟上刀山下火海呢?那袁飛可能會含糊含糊考慮一下。畢竟這種感情是真的存在著的,雖然袁飛摻雜了點虛假,但是他還是在乎這種感情的,隻不過是現代人都隻知道自己,早已經不知道無私為何物了,更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獻身於不是自己利益的別的某些東西,那個太彪、太二了。

感動之餘袁飛就向曾紀澤提議,從歸九江官府所有的土地裏邊,選一塊蓋一個墓園,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忠園”。多日後城西一片幾十頃的土地草草的圈成了墓園,十五營和澤字營戰死的兵士都被轉葬於此,成為了埋在這裏的第一批忠骨。墓園的入口附近修建了個不太大的靈堂,門口有副對聯。上聯,青山何處埋忠骨;下聯,血染沙場即還家。正中曾紀澤親題了一塊匾:報國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