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在這三天裏,完全沒有了任何的打擾,認真的回憶了當時的情況和有關鬼門十三針的所有了解的內容,終於找到我的失敗的原因,不是鬼門十三針不管用,而是我不管用!
“少商穴屬手太陰肺經。位於手拇指未節外側,距指甲零點一寸行針之時,從外向內直刺。”鬼信的第二針針法我記得很清楚,但是我忽略了另一個細節,那首《孫真人針十三鬼穴歌》!
“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
當時慌亂之中我確實紮對了位置,隻是我紮到的是老熊的左手,也是馬小辮的左手,但我忽略了一個問題,當時老熊是被馬小辮附身的狀態,而我要製住的是馬小辮而不是老熊,所以我真正該紮的是右手,絕不是左手。
第一次把馬小辮製住時鬼門十三針確實起了作用,但那作用卻不是這鬼信第二針起的,起作用的還是那第一針位於人中穴的鬼宮,鬼門十三針是利用針灸之法外力刺激人體產生應激反應,短暫的爆發人體的陽氣壓製入侵的外邪。但這針灸之法畢竟是外力,對人體本身產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產生作用之後如果不持續的刺激也隻能維持一定的時間,
我的另一個失誤就是隻紮了針,而沒有撚針提插。針灸治病講究“氣至而有效”,紮針一定要得氣,方能取得很好的療效。所謂“氣至”、“得氣”,就是經脈對針刺產生了反應,隻有經脈對刺激產生了反應,才能發揮療效。為了做到得氣,在針紮進人體後,必須要左右撚轉或上下提插,這叫“催氣”,這樣才能加快加大經脈對針刺的反應。
所以當時的情況是我在馬小辮人中穴上那一針其實已經製住了馬小辮,老熊的身體確實產生了應激反應,所以才導致馬小辮倒地不起,但當時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所以馬小辮才能有餘力抓傷我的腳踝。
在我自以為是的給她下了第二針之後,這作用才完全體現了出來,而我卻錯誤的判斷了形式,當我和老熊他爸一起聆聽馬小辮的傾訴之時,鬼門十三針第一針鬼宮的功效已經在慢慢解除了,這才導致了後來意外的發生。
歸根究底我還是敗在了一個“精”字上。
我確實是仔細的看了紙爺給我的小冊子,也認真的研究了鬼門十三針的要訣,但也隻是達到了一個“會”的程度,還遠遠達不到精純,遇到緊要狀況使出這套針法,出意外絕對是遲早的問題。
道門以“道、經、師”為三寶,三寶者,道經師也。道本虛空,無形無名,非經不可以明道。道在經中,幽深微妙,非師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寶,必致沉淪邪道,顛倒昏迷。凡修真學道之士,誌心皈命者,須作難得遭逢之想。
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功修,參悟大道。
經,即讀經,閱讀祖師著作,印證已修。
師,即師傳,須要真師傳授,指明道要。真師指有真正實修功夫的明師,所謂“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
道無經不傳,經無師不明,因道所以立經,因經所以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萬物皆是道,修道修的就是心懷萬物,鬼門十三針又何嚐不是“道”呢,紙爺給我的冊子就是這門道的“經”,紙爺就是這門道的“師”。
我心中有道,有經,卻沒了師,如何能夠修得這門“道”!
這次的出師不利看似是因為我的學藝不精,但恰恰反映出了我在修道一途中的最根本的錯誤,失了三寶其一,就如同獨腿上路,如果是尋常之路,也隻是跌跌撞撞,跋涉難行而已,但我走的是一條充滿了緊急坎坷的修道之路,這次能夠撿來一條小命果真是極大的幸運了,能夠認清自己的缺陷卻是更大的幸運,真是禍兮福之所倚啊!
“你感慨了沒啊?我都陪你在這兒躺了三天了,你想悶死我啊!趕緊把你那同學的事兒解決了吧!”思思又再次的發出了抗議的吼聲。
“辦,當然要辦!這次一定能夠馬到功成!”我信心十足的給了思思回應,一個挺身就從床~上蹦了起來。
“啊!少東家······你······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