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的時候主修美術,那時候的我常將自己畫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稱之為“鬼畫符”,但事實上,符卻沒有我想像中的容易畫,至少,畫這張“魂夢”還是“夢魂符”遠沒有我想像中那容易。
我在浪費了七張紙之後,毛易亙終於忍不住,生氣地說:“你手持《百鬼錄》,竟然連符都不會話?你老實說,到底有沒有成功畫過一張完整的符?”
“沒有。”我的回答不可謂不幹脆,將這個臉色蒼白的陰司大人氣得臉都紅了。
不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我還沒畫出這魂夢符,小護士就醒過來了,難道真要在她後腦上來一記,讓她失憶?很明顯不靠譜。
但我已經很集中精神了,卻偏偏無法成功將毛易亙所說的那張符給畫出來,要知道,這張符對於我來說,就等於希治閣式影片對於毛易亙一樣,絕對是難以參透的神級技能。
不知道是不是毛易亙已經是陰司的關係,他冷靜的速度遠比常人要快,很快就耐心地為我講解著畫符時要注意的一切。
跟鬼怪一樣,符的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符的畫法自然也相差甚遠,但毛易亙告訴我,符也是有固定格式的,所有的符都是由“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腳”,“符膽”等五要素所組成。
如果說將符令看作是一個人話,一張符的“符頭”就好像一個人的臉,我們認訓一個人,定然先記住他的臉,而符頭也一樣,它相當於人的五官和臉形,它往往能表明一張符的類別,比如許多符圖上常見的“三勾”那就是一張符的符頭。
它代表的是三清或者三界公,何謂三清?就是傳說中的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這是爺爺小時候給我講過的,但三界公是什麼我就不知道了,問了毛易亙才將三界公的定義搞清楚,所謂的三界公就是指城隍,土地和祖師。
三勾如果是在整張符紙的最上方,側代表三清,如果處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另外,下筆畫這三勾的時候,要暗念念咒語。
在這之前,我以為人們說的符咒符咒,其實是同一樣東西,但經毛易亙講解之下,才知道,兩者其實是分開的。
符:就是書符,代表靈界公文和法規。
而咒就是咒語,代表靈界密碼與歌誦號令,起到對鬼神的說服作用。
但它們經常要配合使用,比如毛易亙之前在與鬼煞戰鬥時所用的符,就與咒語相互配合。畫符時也要配合咒語,而且還要一句一筆,欲稱咒踏符頭,頗有講究。
三勾所代表的咒語分別是“一筆天下動”、“二筆祖師劍”、還有最後的“三筆凶神惡煞去千裏外”。
但並不是所有符都是三勾的,有的是類似於三個圈圈的,那代表的是三將軍,也就是我們平時在電影裏將看到的風、火、雷!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極為特殊的,比如說我現在要畫的魂夢符,它源於陰間,並不屬於人間靈符,自然也不需要那些三清或者三界公諸如此類的東東,所以它的符頭與以上所說有所不同,筆畫一轉再轉,相對複雜,實在無法用文字來形容。
配合的咒語也要霸氣很多,分別是:一轉天地藏!二轉鬼神驚!三轉日月兩點合明動乾坤!
單是一個“符頭”就有這麼多講究,簡直讓我頭大如麻,說實在的,要是我真是學霸類的存在,也不用進入現在的大學了。
幸好的是,除了符頭,其它都相對簡單很多,比如說接下來的第二要素“主事神佛”,它就好比一個人的思想和心髒。
“主事神佛”受符頭的影響,但又不由符頭決定,簡單來說,一張靈符需要請哪位大神借力,那主事神佛寫的就是哪位大神。
接下來的“符腹”就好比一個腹部的腸胃,是我書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腳就好比一個人的腳;這兩者沒有什麼好說的,很容易理解。
最後的“符膽”就好比一個人的肝膽,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常見的符膽是“罡”字,也有“井”字,也有“馬”字,“化”字等不勝枚舉。符膽是由一些秘字所組合而成。
毛易亙用一個更為生動的比方告訴我這“符膽”的意義:一張靈符若沒有符膽就好像門沒有鎖一樣, 壞人都可隨便進入,而有了符膽,才能讓應該使用這靈符的人使用它。
當毛易亙一股腦將這些知識告訴我之後,我沒有急著下筆,而是在慢慢地消化著他所講的一切。
電影都是騙人的,至少是吹牛的,特異人士在現實裏遠沒有銀幕上那麼牛逼,絕大多數時候,他們處在一個苦逼的位置,正如現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