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村”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華夏一號的冬眠箱,然後是一旁的座椅,座椅的後麵是牆角,那裏斜靠著那架小型望遠鏡,另一邊牆上掛著宇航服和保險繩。華夏還特意做了一張辦公桌,由於沒有木材,隻能用金屬代替,不過金屬表麵做了仿木處理,那表麵一圈圈的木紋年輪,看著就像華夏以前實驗室裏的那張中式辦公桌一樣。辦公桌擺在座椅的前麵,桌上擺著一個小鬧鍾,那把小手槍則放在了抽屜裏。華夏一號就這樣靜靜地躺在冬眠箱裏,一臉的安靜,胸前依然掛著那塊晶體,但是它已經不再發光,自從華夏完成靈魂轉移,它就再也沒有發過光。
忙裏偷閑,華夏會經常到這個“地球村”來看看,看看自己真正的身體,看看地球上的東西。這裏的一切就像自己以前辦公室的一角,這讓華夏想起了很多以前的往事。想到這些,華夏就想流淚,但是現在連流淚的資格都被剝奪了,要不是為了生存,華夏是絕對不會呆在這具機器裏的。
等著吧,等到科技發展到足夠發達的那一天,就讓你(我)複活,華夏在心裏默默地重複著。
自從華夏的腦力借助飛船電腦提升之後,就開始了正式設計重子聚變發動機的工作。其實在機器人製造回歸號船體的五年裏,華夏一天也沒有停止過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終因腦力有限,進展緩慢。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華夏借助相當於一百五十台天河三號的計算能力,設計效率發生了大幅度飛躍。以前要一個月計算和考慮的問題現在幾分鍾就可以搞定,如果把翻譯從形人的文字任務交給現在的華夏,也許不到一分鍾就可以解決,這樣的計算力為設計複雜的重子核聚變發動機提供了可能。
華夏首先指揮機器人對蝦形飛艇進行了拆解作業,像飛艇艙體等機架重新回爐,這些是製造工具的好材料。重點是對其核聚變係統的拆解,這些數據將通過機器人腦袋中的通信係統一個不拉地傳到華夏這裏,華夏利用飛船電腦強大的計算力在此基礎上進行升級設計。設計重點是提升反應爐溫度和增加中子轟擊密度,這樣才能打開重子核讓其重新排列組合。
華夏在設計重子發動機的同時,也在指揮著機器人勞動。華夏現在的腦力可以分成無數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單獨處理其它任務,也可以合力處理一項任務,這其實就是計算機的並行處理功能,隻不過這個功能現在被華夏的意識主導而已。
飛艇核反應爐拆解完成後,十二名機器人又接到主人新的任務——大量製造機器人。
外星母船殘骸還剩下四分之一,蝦形飛艇本體也已經回爐,這些材料提煉完燃料,還有幾百萬噸的金屬多餘,這些金屬是製造機器人和武器彈藥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