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伴隨著兩聲鑼響,趙曉波開始吆喝了:“類得森傑特們,大老爺們兒大老娘們兒們。大家好!鄙人趙曉波,人送綽號趙三皮。今日雅興,特來為各位鄉親父老說上一段。一來呢,是給大夥兒找找樂子,二來呢,是為了我這廣老叔的店鋪招攬招攬人氣兒。說得不好,掌聲來湊。還是不好,全怪伴奏!”
“噹……”廣老頭又是狠狠地敲了一聲響鑼。
仔細一看,廣老頭的飯館門口,四張桌子拚成一張大舞台,舞台中間,是一張靠背竹椅。趙曉波正坐在竹椅上,手持白麵小扇。說話間,小扇時不時的抖上兩下。頗有翩翩公子之風範。
趙曉波身後,是一條足足有兩米長,紅紙黑字寫成的條幅。內容是:京城第一名口:趙三皮。
趙曉波之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外號叫趙三皮,那是有原因的。放到現代來講,哪個名作家沒有個筆名?就拿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來說。他就把自己名字管謨業的“謨”字拆開來,於是就成了莫言。再亦或武俠小說造詣出神入化的金庸先生,把他名字查良鏞的“鏞”字拆開,於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風靡整個華人世界。趙曉波受此啟發,也將自己的名字拆開。於是就在“波”字上動了腦筋。三點水加個皮——三皮!
“好……”廣老頭首先帶頭起哄。同時也吸引了路上不少人來圍觀。眼看著周圍的人已經圍滿,趙曉波又開始了。
“今天呢,就給大家來上一段一個和尚帶倆寵物,外加一個傻子取西經的故事……”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西遊記》,可在這大華朝可沒有西遊記這麼一說。因為趙曉波早上吃飯的時候已經向廣瑤雨詢問了一些關於曆史的事。除了秦始皇之外,後麵的完全和曆史書上記載的不一樣。趙曉波由此推斷,一定是時光隧道出現了岔子。也就是說,曆史現在就像兩條直線一樣,在一個時代相交過後,便各自延伸,再也沒有相交的機會。換句話說,趙曉波是從這條曆史線上蹦到了另外一條曆史線上。自然也就沒了四大名著。
這時,有個中年男子在台下喊道:“說書的,帶色兒不!不帶色兒俺就走了!”
趙曉波一聽,這不是來搗亂嘛。心中一陣惱怒。但卻不表現出來,張口道:“這位兄台,我看你年齡也不小了,想必也早已娶妻生子。當著這麼多鄉親父老的麵兒,你竟然說出這等不要臉的話來。這不教旁人家的孩子學壞了?”
聽到這話,眾人目光紛紛投向那男子。
中年人的臉頓時一紅,不知該如何是好。平常在對麵兒館子裏聽些帶色兒的故事聽習慣了。於是順口詢問了一句。這下被趙曉波懟的,啞口無言。
何況還是在這大庭廣眾之下。這老臉往哪兒擱呀。
趙曉波可不管他那麼多,當著眾人的麵兒依然我行我素,又張口道:“想聽帶色兒的,回家聽你老婆給你講幹後感去,別在這瞎嘚嘚。妨礙小爺雅興……”
中年人這回臉更紅了,一低頭,消失在人群中。
一旁的廣老頭眼睛瞪的提溜圓,望著趙曉波暗道:看來這小子有兩下子,罵人都不帶髒字兒的。
趁著這會兒功夫,圍觀的人更多了。以為是在吵架,都上來湊個熱鬧。趙曉波看周邊圍得人也差不多了,便小扇一抖,故作深沉的扇了兩下,道:“不妨,不妨……咱們接著講故事……”
什麼接著講?分明就還沒開始講好不好……
趙曉波清了清嗓子,開始講道:“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青濁辨認。覆載群生仰至仁……”
一時間,廣老頭的小飯館就變成了評書院。隻見趙曉波在台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時而站起來比劃比劃,時而坐下學猴子叫。講到精彩之處,更是頓了又頓,吊觀眾們的胃口。聽得那些觀眾們一個個時而呆若木雞。時而點頭如搗蒜,時而又拍手叫絕。場麵那叫一個熱鬧。把對麵兒王老板家的客人都給吸引過來了。
“上茶水……”趙曉波說了一個多小時,頓覺口幹舌燥,便向台下負責敲鑼的廣老頭兒要水喝。
可那廣老頭也是聽的傻了,以為是孫悟空要喝水,動也不帶動的。
“廣大叔,水!渴!”趙曉波湊過去小聲對廣老頭兒說道。廣瑤雨則是在一旁望著她爹偷笑。
“啊?噢……這就來,這就來……”廣老頭兒從西遊記裏醒來,趕忙去沏茶端水。
趙曉波故事講得慢,都一個多小時了才剛剛講到孫悟空拜師。至於為什麼講這麼慢,趙曉波心裏有他自己的想法。
忽然,天公作美,一陣響雷“轟隆隆……”響起。天空中烏雲密布,眼看著就要下雨。趙曉波心裏一樂。這不是攆這幫聽眾們往店裏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