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人際交往篇(2)(3 / 3)

父母禁語

“像你這麼笨的人,當然交不到朋友”

家長一定要避免指責、嘲笑孩子,比如指責孩子,“像你這麼笨的人,當然交不到朋友”,“為什麼這麼多同學都不喜歡你,肯定是你有問題。”這種話會讓孩子感到這個世界哪裏都是冰冷的,沒有溫暖可言,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也會加劇孩子的自卑。

最後,策略指導。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如何處理和排解不良情緒。告訴孩子一些有效的策略:找個人傾訴、大哭一場、寫日記等等。

親子溝通心法

凡事多替孩子想想。

80.“我能提供一些建議嗎?”

金句使用背景

——當孩子喜歡和異性交往

上了初中的王玉瑩變得很愛交朋友了,她不隻和女同學交朋友,也跟男同學交朋友,經常約男同學到家裏學習、上街玩或郊遊等。她的父母對此頗為擔憂,怕女兒跟男同學交往會鬧出什麼亂子來。

案例分析

許多女孩子說她們在有了第一個男友後感到更自信了。畢竟性別的角色是人所擔當的許多角色中的重要的一個。她們從異性的眼光中重新發現自己,最後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初次與男性建立關係的最大意義不在於關係本身,而是在於他對她的態度會決定以後關係中她希望如何被異性對待。

青春期中的初次男女關係是對女孩子自信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過去的一些努力會顯示出價值,如果在父母的教育下,她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並且培養出了有力度的個性,在她頭腦中,已肯定自己和任何一名男子一樣有價值,值得尊重,有決斷力,那麼她對這個考驗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

女兒在這一階段十分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建議,例如如果父母感覺到她期望有約會,卻未被邀請,就應當找機會同她聊一聊,首先要使她安心,這並不表明她永遠不會有約會,然後要幫她具體分析一下原因。一定要使她明白中學時期不是每個人都要有約會。注意不要取笑,也不要主動提供建議,注意力放在消除她心理上的焦慮。

注意,父母在向女兒提供建議時,可要經過女兒同意喲,通過“我能提供一些建議嗎?”這句話征求女兒的意見後,再對她講什麼樣的男女關係是健康的男女。之後不要問她是否聽從了你的建議,當然如果女兒自己提及那就更好了。

父母禁語

“不許你跟他們玩!”

請記住父母在這方麵的權力隻能是提供好的建議,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但一個人性格的最終形成隻能在於她自己了。不能用“不許你跟他們玩”之類的話過於介入女兒與其他男孩子的關係,幹涉他們關係的發展,否則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那就麻煩了。

“你這是早戀,懂嗎?”

青春期青少年的交友往往是憑直覺和純潔的,對這種友誼父母應當格外尊重和鼓勵。讓孩子參與自然的集體的異性這間的交往,要告訴他,不要把異性視為特殊對象而感到神秘和敏感,形成一種人為的緊張和過分激動的心態;也不必因對某個異性有好感,願意與之交談、接觸,就以為自己愛上了對方,或以為對方對自己有情,錯把友誼當愛情來追求。家長也不要把青春期的異性交往看做是“早戀”,是一種“錯誤的要求”或“會鬧出亂子的壞事”,而是要想辦法去“製止”、“拆散”。

親子溝通心法

正麵回答孩子與“性”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