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8周至4—5個月稱為中敏期。此時為胎兒各器官進一步發育成熟時期,對於藥物的毒副作用較為敏感,但多數不引起自然流產,致畸程度也難以預測。此時是否中止妊娠應根據藥物的毒副作用大小、有關症狀、今後生育情況以及生病兒的社會心理因素及家庭因素等全麵考慮,權衡利弊後再行決定。
繼續妊娠者應在妊娠中、晚期做羊水、B超掃描或胎兒鏡檢查,若是無腦兒、脊柱裂等畸形兒,應予引產;若是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代謝異常,應視病情輕重及預後,或及早終止妊娠,或給予宮內治療。
孕4—5個月以上稱低敏期。此時各髒器基本已經發育,對藥物的影響敏感性較低,用藥後不常出現明顯畸形,但可出現程度不一的發育異常或局限性損害,如眠爾通引起胎兒生長發育遲緩,氯毒素引起肝損傷,苯巴比妥引起腦損傷,鏈黴素、卡那黴素、奎寧、奎尼丁引起耳聾等,因此也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何在家中進行胎兒監護
即將當媽媽的婦女,都希望自己能生下一個既健康又活潑的小寶寶,為此,做好胎兒監護顯得極其重要。這就要求孕婦除了需定期上醫院做產前檢查外,還要在家裏進行自我監護。這是整個孕期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麵,因為有許多異常情況可在自我監護中發現。
那麼,家庭自我監護胎兒怎麼做,做起來難不難呢?
其實,家庭自我監護胎兒做起來並不難,主要有這麼幾種方法:
1.胎動計數法
胎兒的活動情況,反映了小生命在母體內的安危狀態。正常妊娠時胎動次數變化很大,由於每個胎兒的活動量不等,故孕婦應有自己的胎動規律。一般從懷孕32周起,每日早、中、晚(最好是飯後)分別靜臥一小時,由產婦主觀感覺這三個小時內的胎動數乘以4,作為12小時內的胎動數。
如12小時胎動數小於10次,或逐日下降超過50%而不能恢複,或突然下降超過50%者,則表示胎兒有缺氧情況。嚴重缺氧者可達到胎動消失,正常胎心率的變化也消失。所以如果及時發現胎動消失,尚有挽救胎兒的餘地。
不過,胎動消失畢竟隻是一種危險訊號,並非胎兒就一定有危險。
因為孕婦自感胎動,與孕婦的敏感程度、羊水量、腹壁厚度、胎盤種植位置、胎頭固定程度等因素有關。此外,還與用鎮靜劑藥物有關。
為了安全起見,孕婦自感胎動減少或消失,應立即到醫院去診治,這樣才能增加胎兒在母體內的安全。
2.聽診胎心率
這也是家庭自我監護胎兒的一種常用方法。胎心率可經示教後由丈夫用產科特製的木聽筒(藥房有售),或用耳朵直接緊貼孕婦腹壁聽取胎心,一般每次聽取胎心率的時間至少為一分鍾。
正常的胎心率為120—160次/分之間,胎心率正常而不規則無臨床意義。胎心率高或低於正常範圍,均表示胎兒有缺氧狀況存在,胎心慢而不規則是最嚴重的。
若是由於藥物或孕婦自身情況(如本身發熱、心動過速和心髒病等)而引起的胎兒心動過速及過緩,則無臨床意義。如遇到有胎心異常的情況,應立即去醫院進行宮內複蘇,以改善胎兒缺氧狀況。另外,還可測量孕婦腹圍和子宮底高度,以了解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