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裏的情人(1 / 3)

電話裏的情人

導讀

青春期,隨著男孩女孩身體上第一、第二性征的發育,以及同時性心理的發展,在這個由男孩、女孩向男人、女人轉變的過程中,他們有性欲望有性需求,既普通又很普遍,正是現實存在的自然規律。它與孩子的性別、品德無關;更不會因為有些家長和老師的回避而消失。

宋代儒學領袖,大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延續了數百年。

對於青少年來說,“天理”是什麼?當然是學習,而且要學習好。但是不是要無視、回避甚至是消滅孩子的欲望,特別是性欲望?

事實證明,如今以彰顯個性為時尚的青少年,試圖壓抑、限製、消滅他們的欲望,結果常常會讓家長老師們感到事與願違,而且有可能朝著更為極端,更不可控製的方向發展。

案例

“你喜不喜歡我呀?我可想死你了!讓我帶你開始享受吧……”17歲的張曉不禁握緊了電話聽筒,腦門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覺得自己胸中仿佛燃燒著一團熊熊火焰,於是白皙細長的手指握住早已勃起的下體……

月底快要臨近了,張曉的母親去交電話費:“……您本月應交納的電話費為一千五百……”

張曉的母親狐疑地看著電話局提供的記錄,上麵顯示一個號碼反複打過近百次!她撥通了電話,當聽筒另一端傳來嗲聲嗲氣充滿挑逗的問候聲時,她渾身上下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從裏涼到外,不由得眼前一黑……

聽完張曉母親的電話哭訴,我問到:“您知道張曉打色情聲訊電話之後是怎麼處理的?您怎麼知道張曉一邊聽電話一邊自慰的呢?”

張曉的母親歎了一口氣,“唉,對這種不知廉恥的孩子還能怎麼辦?打唄。”

果然不出所料,兒子的隱私禁不住“嚴刑逼供”,終於吐露給母親了。

“那在您教訓完孩子之後,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以後的一個月稍微好一點,但電話費也是五百多,大半還是打那個聲訊台。我也懶得跟他廢話,又打了他一頓,告訴他以後要是還打那個電話就把他轟出家去!可是這個月一交電話費,又是九百多!您說這孩子不是中魔症了麼?還能要嗎?毀了!”話還沒說完,這位憔悴的母親又開始抽泣起來。

我了解到一些張曉的其他情況:一個上高二的男孩,酷愛讀書,厭惡電腦遊戲和上網聊天,學習成績年級名次在第五名到第十名之間(最近三個月下降到年級二百五十名,老師們普遍感到非常驚訝),班主任以往給他的評語是:性格穩重、踏實,對老師交給的工作認真負責,學習成績優秀,建議積極參加學校活動。

這讓我有些不解,張曉原先既然是老師、家長心目中的優秀學生,出現問題時,母親難道一點都不能原諒,隻能用暴力才能解決嗎?

兩天後的下午,谘詢室裏坐著的母子即是本案的二位主人公。

母親衣著樸素、整潔,膚色暗黃且有少許雀斑,額頭橫向的皺紋加上眉頭緊鎖的縱向皺紋,表明這位剛剛步入中年的母親人生並不平靜。此時她一臉嚴肅,還有些激動。

兒子衣著藍白色圖案的校服,膚色與母親形成正反對比,細膩白淨,一副黑色方框眼鏡更顯得皮膚白皙,一看就是個性格內向外表文靜的孩子。他坐在沙發上,有些緊張,雙手緊緊交叉不停地揉搓,臉一直紅到耳根。

看到男孩這副不自然的樣子,我建議母親:“您已經向我介紹了事情的原委,請到外麵坐等,我和您的兒子談談好嗎?”

母親似乎不放心,更加嚴肅地說道:“鄧老師,我還是想先跟您再介紹一下張曉的情況。近三四個月,他的變化太大了,蔫有主意,蔫大膽,蔫壞。家裏不容易,隻盼他學業有成有大出息,可是他不但毀了自己,還想毀了這個家——”母親開始擦著眼淚。我輕聲地問她:“四個月前的張曉怎麼樣呢?”

她想想說道:“還湊合!”

我笑了,“您的兒子學習很不錯了,怎麼還湊合呢?”

母親擦幹眼淚說道:“我要求他很嚴格——其實他還能更好,可是他的性格是與世無爭,人為什麼不往學校第一名奔呢?”

由於母親口無遮攔,我想母子二人一起參加谘詢效果是不好的。於是我堅持對母親說:“您的意思我很清楚了,既然您想解決孩子的問題,下麵由我和張曉單獨談談——我還會給您留點時間,您看可以嗎?”

母親擦擦眼睛,點點頭,“好吧!我到外麵去,不過鄧老師,您對他千萬別客氣,要狠狠地批評他——唉!也沒招,打都不管用,說能行嗎?”

谘詢室剩下了我和張曉後,氣氛顯得輕鬆了許多。張曉向後靠在了沙發上,做了個深呼吸,雙手緊緊交叉在一起,臉色也恢複至正常的白,他喝了一口水,嘀咕出一句:“我媽跟您都說什麼了?”

“與你媽媽交談後,我知道你是一個學習非常努力的孩子,成績很優秀。其餘的並不重要,隻是你媽媽的想法而已,跟我介紹一下你自己,講講發生了什麼事情好嗎?”

張曉態度很隨和,“我17歲了,上高中二年級,比較自覺,學習從來沒有讓我媽著急過。我在讀的學校是個區重點,我在實驗班,這之前基本是年級前十名。各科老師都對我不錯,說我踏實、穩定,考重點大學沒問題。可是鄧老師,沒有人知道我這些年是怎樣熬過來的,我的學習環境是怎樣的啊!爸爸媽媽都是工人,工作不穩定。從我記事起,他們就不停地吵鬧,打架,家裏是一居室,我住在平台上——直到現在都是我學習,他們打架,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打,熱鬧非‘煩’,煩是煩躁的煩。”講到這裏,張曉特別解釋字的含義。

“即便這樣,我都不被幹擾,學習始終特棒。”這時,張曉臉上流露出一絲自信的表情。我被張曉的情緒感染,呼應著他的興奮,點著頭。張曉興奮地告訴我:“真的鄧老師,我沒有吹牛,我初中的學校並不好,我們學校沒有幾個同學能考上這所學校高中部的,而我們班隻有我一個人考上。這個區重點學校甚至比其他區所在的市重點都牛,而我在年級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在我那個家裏,我無論怎樣努力、刻苦、勤奮都沒用,都不被父母看好,很少表揚我,他們光顧吵架,顧不上我。我剛開始還挺痛苦,後來習慣了,不懂得痛苦了。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不愛跟同學交往,沒什麼好說的——到學校聊什麼?聊學習!挺煩的,在家硬著頭皮學,到學校同學再問我學習,我真感覺煩,所以我老是躲著大家;還有一個原因,當大家聊自己家庭時,我是真沒有什麼可聊的,說他們打架?還不夠丟人的呢!所以久而久之,我習慣了一個人獨來獨往,沒什麼朋友。”說到這裏張曉臉色變得迷茫,帶著一種無可奈何的神情。

張曉在接下來的講述中更是消極低沉,一臉沮喪:“一天早上,我剛剛睜開眼睛就聽見了父母大聲的吵架聲,我洗了一把臉拿上書包,飯都沒吃就跑了——那是自己的家,我用‘逃跑’兩個字形容當時的情景再形象不過了——他們這是為什麼啊?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在報攤上買了一張小報,回到家中,心煩,無心做作業,想看看小報分散一下注意力。當我把小報打開,上麵有報道男女情愛的片斷,有驚險的強奸案例,和一些離奇的性愛案例,更吸引人的是有衣著暴露的美女的畫像,太有趣了。我聚精會神地看著,沒有想起來做作業,不經意間看到了溫馨聊天解憂愁的電話號碼,帶著試試看的心理,第一次撥打了聊天電話,出乎我意料的是電話中的女士聲音,我怎麼形容呢?溫柔?甜美?這樣美好的詞彙都不貼切。鄧老師,那聲音真是無法形容的奇妙感覺啊!聽了那聲音使我的身體麻酥酥的,好像帶我進入虛幻奇異的境界,像走進了原始森林,走進了童話幻境之中——”張曉好像處在幻覺中,手舞足蹈比劃著,並開始結結巴巴,語句也不那麼連貫了。他形容自己“如同身處原始純淨的山穀幻化成的一個奇特的玻璃世界”。張曉開始激動地描述,自從他偷偷打那個黃色電話後,他經常幻想有一個透明的大氣球,“電話中柔情小姐與他在裏麵,雙方都一絲不掛,他們擁抱著,親吻著,高叫著,呐喊著,但是他自己喊不出來,隻聽見小姐的喊叫,聲音時而輕柔,時而粗野,刺激——”

我有點不明白,便打斷他的話,問道:“張曉,你所說的這些是在現實中呢,還是在夢境中?”

“鄧老師,自從打這些聲訊台電話,我也分不清是睡覺還是現實,經常頭腦不清,睡覺也是這些,睜著眼睛上課,做作業都是這些,頭腦亂,精神不振,但想象是清晰的,還想象那個小姐給我‘手淫’,那感覺刺激得像是真的。”張曉越說越衝動。

我又打斷他說:“那位女士在電話中跟你聊些什麼呢?使你到了如癡如醉的幻境中?”

張曉說:“每次我把電話撥通後,她都問我是哪個哥啊,不管她們哪位接聽好像都會認識我,所以她們都很熱情,不會反感,很有耐心和情趣。小姐會問:‘你喜不喜歡我啊?我可想死你了,讓我帶你開始享受吧!小姐還會說她來情緒了,她燥熱了,開始脫衣服了,脫得很暴露等等,每到這時,我的情緒高漲,騷動的心不能平靜,經常一邊打電話聊天一邊手淫,那個小姐告訴說‘把你手淫的手當成我的手……’我無法控製情緒,呼吸急促時,對方的情緒跟我一樣,說著更刺激的話,我每次都射精,而對方給我大聲鼓勵,一個電話我經常聊一兩個小時。有時放下電話沒多久,我又會拿起電話接著打,再打,經常是父母吵架,我打電話,這比學習輕鬆,也很開心,不用再聽著吵架做作業。電話解煩,感覺很‘爽’。

“一開始我真的不知道這個電話費那麼貴,等被憤怒的媽媽棒打時,我已經上癮了。每次有苦悶、煩惱時,每天留的作業那麼多,不想寫作業,父母又吵架時,我都像小偷一樣悄悄地打電話,每次聽著那柔情甜蜜的聲音,我都想象那邊肯定是一個性感美女或是純情女生——”張曉紅著臉,小聲嘀咕,“近段時間,我的學習明顯下降,讓老師同學都不理解,老師找家長,我媽沒少打我,可是我就是控製不了自己,好像大腦不是我的——鄧老師,我是成癮了,我也沒有辦法啊。”說到這裏,張曉痛苦地低下了頭,雙手掩麵,雙肩輕輕顫抖。

我平靜地對張曉說:“你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打了色情電話,花了多少電話費,而是你不能控製自己無法擺脫了是嗎?”

張曉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沮喪地點點頭。

案例分析

對張曉家庭的分析

從張曉的自述中我了解到,張曉的父母關係緊張,矛盾比較尖銳。這點我從張曉的母親處也得到了證實。父母之間經常吵架對張曉無疑是一種傷害,而且父母忽略了與張曉的交流,長期以來就造成張曉的“內向”。其實在與張曉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張曉是一個思維清晰、條理清楚、表達順暢的孩子,我稍加引導他就有與人交流的願望。這說明一直以來他都是在壓抑自己,刻意使自己“內向”起來。

為什麼呢?第一,他學習成績好,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也是想把父母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可是屢次沒有成功;第二,父母關係緊張,讓張曉很自卑,他認為自己比其他同學低一等。無意中打通的色情聲訊電話,讓張曉在滿足性需要的同時,也得到了聲訊台小姐的肯定,獲得了獨有的關注,也能滿足他與其他人特別是異性交流的願望,不涉及家庭的問題因此也不會令張曉感到自卑。所以張曉很快地沉迷色情聲訊。

文本分析

處於青春期的張曉隨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發育發展,自然而然地產生性衝動。張曉之所以會用打色情聲訊電話加自慰的方式疏泄自己的性衝動,本質上還是因為早期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原因。男孩子的性格開朗還是內向,雖然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但孩子的早期教育完全可以改變素質的特性。

比如對性的態度,父母的知識素養、對性的認知程度、子女與父母的親子關係等等因素,決定了在青春期到來之前(張曉10歲之前)的“成人準備”。其中就包括張曉早期的性教育像性別意識、與同齡的男孩女孩如何做朋友,以及早期的性知識、性道德教育。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應該同孩子對社會上的一些“敏感”問題進行過交流。要知道從嚴格意義上講“性教育”一詞僅僅適用於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等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後家長更多的已不再是“教育”而是和孩子平等地探討性的話題。

通過交流,我了解到張曉在以上方麵的受教育為零!班主任老師評價張曉的所謂“穩重”正是由於孩子缺乏早期教育、處理人際關係能力欠缺的反映。張曉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教育環境中成長,但封閉隻能對外在塑造起粉飾作用卻對孩子的本能無效。相反孩子的本能越受抑製,它的能量積累就越大。如果不能合理釋放,必然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生活。

對一個處於青春期的男孩來說,通常性能量的疏泄最重要的兩個途徑就是接觸同齡的女孩子和運動。接觸女孩子不是說鼓勵少男少女談戀愛,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通過與女孩子談話、學習、娛樂中得到異性理解、尊重、賞識,從而得到情感滿足。

穩重的張曉在這方麵的反應是欠缺的。由於情感得不到釋放,個人的自控力抵不住性衝動的驅動,通過色情聲訊台的催化產生性幻想刺激自己的性欲然後用自慰發泄。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就很容易產生抑鬱、焦慮、強迫、對正常人際交往的恐懼等症狀。

我把以上的分析與一些性知識結合起來平緩地講給張曉聽,看著他一副聞所未聞的驚訝表情,我心中既高興又無奈。高興的是他很快地接受了這些知識,表明他認同並樂於解決自己的問題。無奈的是一個高二的男孩剛剛知道自慰無害、適度用自慰疏泄自己的性衝動並不醜惡、與同齡男孩女孩交流是必要的等等,不是晚些了嗎?

之後我們就打色情聲訊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我告訴張曉:“色情聲訊台中那些發出柔媚聲音的女人,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都是妙齡少女。實際上據調查發現色情聲訊台為謀取最大利潤大多雇傭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聽到此處張曉緊鎖眉頭一副厭惡表情)。

“色情聲訊台的危害大。如果你一直繼續下去,遲早有一天自慰不能滿足你的性衝動。曾經有的迷戀黃色光盤的青年由於自慰已經不能滿足,所以去嫖娼,等來找我谘詢時經檢查已經得了性病(張曉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氣)。”

我問張曉:“聽你母親說,你很喜歡讀古文。有沒有最鍾愛的一首詩?散文也行,要愛到一想起它來就心曠神怡的程度。”

張曉想了一會兒,很認真地說:“李白的《俠客行》。”

“好!喜歡這首詩,像個男子漢!”

建議

給張曉的建議

怎樣科學、人文地,不與法律及社會道德倫理相違背地解決青少年的性需要,這是青春期性教育麵對的問題,更是社會、學校、家庭共同承擔的責任。

為此,我建議張曉按以下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1.轉移。通過充實課餘時間,豐富自己的興趣愛好,轉移對自我性需要的關注。

2.淡化。淡化對性的好奇。

3.釋放。通過體育運動,郊遊,以及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如詩歌朗誦會、作文研討會、文藝演出、班級沙龍等方式減少對自我的關注。通過在集體中異性交往的機會,最大限度地釋放性能量。

4.自慰。這是青春期60%—70%甚至更多的青少年以不同的方式選擇宣泄性欲望的方法,如:性夢、性幻想、多種觸摸生殖器的形式(手淫、夾腿、各種器具摩擦等)。

我們應教給青少年科學健康的性知識,人文衛生的方法,安全保護的自我意識,使他們合情、合理、合法地運用和掌握適時、適度、適量的標準,從而不再因為性的困惑感到自責、自卑甚至自罪。

給張曉父母的建議

1.首先緩和夫妻之間的關係,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安全的家庭。

2.對孩子的成績,要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哪怕是學習上一次很小的進步,或者是一個細微的正麵的生活習慣的養成。

3.善於把握住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成人感逐漸增強,與家長的交流漸漸少了,家長們積極主動尋找機會,以幽默、風趣、平等的方式與孩子交流。一旦孩子有希望和家長交流的意願往往是他們遇到難題和困難的時候,家長要細心把握住這樣的機會,重點在寬容、理解、幫助、支持。

4.家長和孩子平等探討問題時,不要急於評論或是發表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是傾聽,然後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幫助分析,用輕柔平和的語氣,用提建議的方式,不妨以“如果我是你,我會……”、“假如是這樣……沒有關係,吃一塹長一智”開始。

新聞鏈接:2002年,在清一色的野蠻喜劇題材中,標榜為“青春性喜劇”的《夢精記Ⅰ》(Wet DreamⅠ)一經上映就引起了轟動,韓國觀影人次達到245萬名,誕生了金善雅和李範修兩位喜劇明星,給人們提供了許多話題。從一開始策劃時,《夢精記》就已被確定為係列三部曲,第一部講述15歲少年內心的性騷動,第二部講述17歲少女對性的好奇,第三部則結合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人物,講述19歲的初次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