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一劫,顧梅花好像對呆鵬好了不少,在鎮子上,隻要他想吃什麼,她都買給他吃。呆鵬也確實奢侈了一回,許多以前很少吃但很想吃的今天都吃到了。
“大鵬,兒啊,你沒事?”呆鵬回到家,爺爺胡映之趕緊問長問短,“隔壁七姑說你差點被車撞了,爺爺急死了!”
“沒事,我這不是還活著呢嗎?”呆鵬樂嗬嗬地勸慰著爺爺。
“嚇死我了,我還,還以為要應驗了陳瞎子的話呢!”他是指給呆鵬算命的那個陳瞎子,他曾經說過呆鵬要經曆三劫,胡映之雖然不信,但也不敢全然否定,因為,在呆鵬身上發生太多事了。
胡映之可不是一般的老頭子,他在這附近一帶是有不小的聲望的。由於生在胡家,身為藍玉和藍王的後人,這一門曾經富甲一方,幾經起落,家道中落卻還殘留一些曾經豪紳的遺風。他年輕時留學日本,精通英、日、法、德四國外語,學成歸國後混跡於官場,參加過北伐亦參加過軍閥混戰。但終因性格原因、政見原因,複歸故鄉,深居簡出,雖國民政府多次邀請並委以高官,他卻屢屢婉言相拒。更有日據時期,日本人和偽政府邀其出任維持會會長,他亦甘冒性命之險而拒絕。皆因其在當地聲望顯赫,日本人為維持穩定而未對其下手。雖蝸居鄉下,但老爺子憑多年積累以及祖上留傳置下千畝良田,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由於是開明鄉紳,而且對革命出過不少錢財資助,所以,解放前的曆次批鬥大地主等運動中,都對其網開一麵。但是,解放後情況漸漸發生改變,紅衛兵鬥過,田產也被沒收分給了貧下中農。更有甚者,曾經的管家之子懷疑胡家藏有珠寶金銀,於是借助紅衛兵批鬥,將呆鵬奶奶王氏吊起來毒打逼迫他交出寶藏。也就是這一次,呆鵬的奶奶王氏沒能挺過來,去世了。這個紅衛兵的父親,胡映之以前的管家曾經監守自盜,但胡映之念他跟了自己一輩子,於是仁慈的放了他一條生路,甚至還給了他一大筆錢財,讓他一家離開村子自謀生路。沒想到,這次竟然吃了他大虧。
雖然,上次沒有收獲,有些人卻賊心不死,老是惦記著胡家所謂的寶藏,說屋子裏的土壤有人氣,肥沃,是莊稼的好肥料。於是在各家各戶堂前房內挖掘一番,老爺子的祖宅也逃不掉這一劫,被挖個底朝天,但仍舊沒有挖出一毛錢的寶藏。自此,胡家徹底敗落,除了一套老宅子,便隻剩下幾件破舊家具和老床。
村裏的老人們經常跟後輩說起老軟的故事:老爺子年輕時騎馬挎大刀,腰間還別著一支手槍,威風八麵的樣子。但他歸隱鄉下後,雖祖產甚豐,可謂豪紳,但對佃農、傭人和短工長工以及左右鄰裏卻好得很,完全沒有“地主惡霸”的盛氣淩人。相反,他還總是接濟窮人,逢年過節都給鄰裏、佃農等家裏送去一些糧食。隔壁的楊四嬸子早年喪夫,獨自一人撫養三個兒女,日子過得十分辛苦,時常揭不開鍋,老爺子總是借她一下米、錢,當然總是有借無還,她還不了。所以,村裏人都稱這個老地主叫“老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