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吃:會吃的孩子會長個(2)(1 / 2)

他們讓兒子吃最好的東西,穿最好的衣服,可以說對兒子百依百順,千般遷就。隻要是兒子想吃的東西,他們都要絞盡腦汁地給兒子弄到。

哥羅德的父母都是體形較瘦的人,他們對兒子長得如此之胖也感到有些不愉快。但他們隻是從兒子的外形看問題,隻是覺得兒子長得太胖有些難看。他們並沒有考慮到肥胖已經成了孩子的負擔。

哥羅德由於長得胖,被同伴們稱作“小胖子”,他行動緩慢笨拙,幾乎無法和別的孩子一塊兒玩,有的孩子甚至還欺負他。每當他受欺負回家哭鬧時,他的父母解決問題的惟一辦法,還是吃。他們以為在兒子身上,隻要給他吃好喝好,問題自然會解決。

哥羅德由於太愛吃東西,以至於他在看書和學習時也要拿一些點心在手中。

每當哥羅德學習不專心時,他的父母就會給他一塊糖果和點心。他們認為這樣就會讓兒子用心讀書,其實他們的做法簡直大錯特錯。因為這樣不僅幹擾了孩子的學習,還讓他形成了一種極壞的心理,他不會認為學習好了才會有獎賞,反而會以為隻要我不學習就會有好吃的。

哥羅德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完全應歸咎於他愚蠢的父母,他們不懂得怎樣去教育孩子,以為孩子僅僅需要吃喝,根本就沒有從小去開發孩子各方麵的潛能。

這樣愚蠢的父母隻能培養出愚不可及的孩子。

孩子都有貪吃的時候,每當孩子在不適當的時候想吃東西時,做父母的可以想一些辦法引導他忍耐,讓嘴饞的熱潮湧過去,以減少食物對他的誘惑。對於人來說,吃是天性,孩子偶爾嘴饞,也是難免的事,關鍵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去引導他們。

早期教育專家卡爾?威特為了兒子的健康,也為了讓他不要養成貪吃的習慣,時常對他講吃得過多的害處:

“人吃得過多腦袋就發笨,心情就會變壞,有時還要鬧病。生了病,不僅苦惱和難受,而且也不能學習和玩耍了。不僅如此,你一得病,爸爸媽媽為了照顧你,好多事也不能做了,就是說你一個人病了,會給許多人帶來麻煩。”

卡爾?威特為了讓兒子懂得身體健康及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在朋友的孩子生病的時候,會帶他去探望,讓他有更為直接的體會,這對他是一種很實際的教育。

有一次他帶著兒子散步,遇見了一個朋友的兒子。

“你家裏人都好嗎?”卡爾?威特首先問候道。

“謝謝,都好。”他說。

“但是,你弟弟病了吧?”

“是的,您是怎麼知道的呢?”他驚訝地說。

“我知道,因為聖誕節剛過。”

卡爾?威特並不是胡猜,因為他知道那孩子特別貪吃,聖誕節過後準會鬧病的。

關於飲食的負麵影響還沒有引起很多父母的注意,事實上,這已成為我們身邊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看看我們周圍的很多孩子,往往由於不知饑飽,吃得過多而生病。我們身邊今天有多少“小胖子”!可是,我們切莫把胖子增多的原因歸咎於這些年幼而嗜食如命的孩子。

多吃的習慣並非孩子的天性,而是由於父母的無知和縱容所造成的。在大多數父母的頭腦中,隻想到為了加速孩子的成長,使自己的孩子身體“棒棒的”,就拚命對他們加強營養,隻要聽說是能強身健體的食品,就不惜一切代價地去買,並毫無節製地灌進孩子的胃裏。殊不知,這樣做的負麵影響是何其之大!有很多孩子因吃得過量使胃過於疲勞,大腦變笨了。

卡爾?威特非常注意這一點,他嚴禁兒子隨便吃點心、零食。為了給孩子加強營養,卡爾?威特規定了固定的吃點心時間,並對此有合理的安排。

正是由於卡爾?威特對兒子的飲食問題如此重視,因此小威特幾乎沒有受到過過食之害。正如他在書中所記錄的:

兒子基本上沒有因為吃多了而傷害了胃。到朋友家裏,主人總是要熱情地拿出點心之類來款待。但是不管是多麼好的點心,都難以讓小威特動心。朋友們看到我兒子的如此反應,認為這不是孩子的真心,可能是我管教過於嚴格的結果。

很顯然,說這話的朋友是在用自己和自己孩子的標準來衡量,他們無法理解我兒子的自製能力。其實,這沒有什麼難的,隻要從小經常做這方麵的健康教育,孩子們就會很容易地像我兒子那樣。

在我們周圍,孩子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的自私,有的貪婪,有的陰鬱,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由於小時候未得到良好教育的結果。如果用吃喝來獎懲孩子,他會以為以後的生活目的就是為了吃喝,就容易形成自私、狹隘的性格。如果孩子因犯了某個錯誤而挨餓,很容易使他變得陰沉、憂鬱,會認為父母不愛他。一旦他有了這些錯誤的認識,那麼在他的將來一定會產生種種不良影響。

用食物哄孩子要不得。

小約翰在6歲時患上了厭食症,但是在這之前他一直是個健康的孩子。在兩年前,他還胖乎乎的,麵色紅潤、朝氣蓬勃。可現在完全不一樣,他瘦得像一隻猴子,簡直是換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