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玫對合一法師嫵媚一笑:“大師,您能把四種基本功法說詳細點嗎?”她指指張小山:“我們的張作家回去後好寫稿件報道,既可以宣傳你們少林養生功,又能讓更多的人學習功法後受益,也符合佛經上說的‘但願眾生得離苦’啊。”活學活用的吳玫把佛經都搬出來了。
合一法師合掌道:“女施主所言極是。我佛慈悲,讓眾生脫離苦海,正是佛的夙願。我這就說說四種功法的要旨,楊施主可以邊練邊體會。”
於是,楊滿倉現場開始學練,合一大師邊講解邊指導,張小山則在一旁觀摩默記。
三皇殿前,一片寂靜,隻有細微的陣陣鬆濤入耳。少許遊人佇足靜觀,連鳥兒也停止了鳴唱。合一法師用渾厚的嗓音逐式講解著,聲音雖然不大,眾人卻聽的清清楚楚。
“施主,請先做鬆肩式。自然呼吸,雙手自胸前平行提起,左右分開,搭在兩側肩頸上,以肩頭為軸,以肘為驅,前後繞環。此式來源於古輪功夫中的古傳易筋經,兼具放鬆身體與鍛煉肩周的作用。”
“接著練習虛樁。自然站立,放鬆身體,息思靜慮。待身心平靜後,再吐納三口,調順呼吸,然後雙腳分開與肩齊,大腳趾及雙腳內側適度用力抓地,膝蓋自然微微內扣,帶動身體自然下蹲,幅度以呼吸自然為宜。同時雙手向上屈曲,懸放在腹前或胸前,手型如猴抓,全身似猴蹲,眼睛、嘴巴微微合上,力聚在雙腳板,自然呼吸,靜靜地站立五至十分鍾,達到放鬆身體,清心靜慮,氣歸丹田即可。在氣回丹田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呼吸訓練。”
合一法師糾正了一下楊滿倉的姿式,接著講道:“好,下麵進行自然丹田呼吸訓練。在剛才的基礎上,身體稍微下蹲,雙手左上右下輕輕搭在肚臍下三寸丹田處,雙眼微合,開始觀想自己的呼吸。先呼後吸,呼氣時觀想自己的鼻子,吸氣時觀想自己的丹田。切記是觀,而不是守,不要執著,要自然自在,身體輕鬆,心平氣和。”
待楊滿倉呼吸自然平和後,合一法師繼續道:“下麵進入自為丹田呼吸。很簡單,在自然呼吸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呼吸幅度。依然是先呼後吸,呼氣時抿嘴、收陰、提肛,眼睛微微張開;吸氣時身體放鬆,丹田吸滿至腰部微微內收,同時雙眼合上。此呼吸法對心血管、養眼睛、養氣、練氣等都有好處,是呼吸吐納的武練法。楊施主,你不要太用力,呼氣時不要完全氣竭,吸氣時不要太憋氣,要以胸部舒暢為原則。注意,放鬆,放鬆,呼氣時不要刻意主動提肛,呼氣到將竭時帶動會陰自然收縮即可。吸氣時不要胸部主動用力,通過翹尾導引氣息自然回落丹田,又通過鼓肚子凹腰,自然而然氣息吸足丹田。”
合一法師認真觀察著楊滿倉的練習,最後滿意地說:“好,很好。現在收功,恢複自然呼吸,雙眼自然睜開。輕輕緩緩的自上而下按摩胸腹部,同時身體站直,再按摩放鬆左右雙臂。現在,全套基本功練習完畢。”
“法師,請問練習少林內養功要注意哪些方麵呢?”張小山問道。
合一法師耐心解答:“第一要注意自然。內養功是禪武。禪就是自然,所以一定要講求自然。呼吸要自然,引導要自然,一切都要順其自然。身心要放鬆,不可以有半點拘謹或緊張。第二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要把練功當作吃飯,每天不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隻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對個人修養以及明心見性產生莫大好處。第三要注意飲食。飲食無節製,過量食葷、食蔥、食辣,對練功是很不利的。練習少林內養功的身心療法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的節製。隻要注意了這三點,不愁吃飯不香,身體不好。”說到最後,法師爽朗地笑了。
吳玫見合一法師有問必答,非常隨和,也大膽地提出了問題:“法師,練功一定要站著練嗎?練功既然有放鬆的作用,上班累了可以坐著練習來放鬆嗎?”
麵對美女,法師好似古井無波,但他的笑容更加慈祥:“除了虛樁外,鬆肩式以及兩種呼吸法都可以坐著進行練習,隻要女施主你感到身心舒暢就好。若是坐著練功,要坐在較高的靠背椅上,雙腳踏地,用很自然的姿式坐下。另外需要注意,除了姿式不一樣,其他的要求都是一樣的,比如手放丹田,丹田呼吸,呼觀鼻吸觀腹等切不能圖省事而放棄,不然那就成了單純的靜坐而起不到應有的效果了。”合一大師循循善誘,非常認真地回答著問題。
大師講解完少林內養功,已到中午時分,楊滿倉們依依不舍地與其告別。要出寨了,張小山回首望去,隻見合一法師飄逸的身姿仍然站在原處,少室山頂飄渺的白雲好似“三皇”幻化而成,讓人頓生“跳出紅塵三界外,人注白雲一洞中”之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