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尋文明的起點與商業文明的基石(1 / 1)

探尋文明的起點與商業文明的基石

卷首語

文明的起點是什麼?學術界公認:文明起源的標誌是文字的起源。

什麼是商業文明的基石?筆者認為:商業文明至少立身於兩大基石——公平與誠信。公平,主要對於交易規則、社會體製、競爭機製、資源分享、信息對稱,以及政府與社會服務、貢獻與權益而言;誠信,主要對於交易各方以及參與商業活動、商業消費、商業服務乃至公共服務的機構與人而言。

本期熱點焦點與亮點看點,便從商業文明的兩大基石——公平與誠信正反兩個案例演繹,追溯到文明的起點——文字的探源,乃至探究到人類文明的終極指向——幸福。請看——

當今,中國中小企業在國家經濟版圖中早已占據“半壁江山”:中小企業每年創造的就業機會占全國的80%,生產總值(GDP)占全國60%,創稅占全國52%。然而,中小企業卻享受不到國家銀行金融機構的公平服務,“融資難”一直是中國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最大瓶頸……這種資源分享與社會服務的不公平,貢獻與權益、地位的不對稱,損害了商業文明公平的基石,來源於商業文明的天敵——壟斷,銀行金融壟斷,已成改革開放後經濟壟斷的最後一道圍牆!

最近,國務院出台政策提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嚐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此項政策具有裏程碑意義,民間資本多年來的“銀行夢”有望落在現實的大地,為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打破金融壟斷帶來一道炫麗的曙光。

然而如何創建民辦銀行?怎樣讓“地下錢莊”走上“地麵”、納入合法經營、統一監管、公平競爭的軌道?本期《封麵演義》欄目文章《民辦銀行:打破金融壟斷的一道曙光》,提出了一係列對策性建議,值得有關各方參考。

《前沿聚焦》欄目的焦點文章,則從反麵揭示了商業文明的另一座基石——誠信被侵蝕的危害。

“稻香村”,本是首都北京引以自豪的百年糕點品牌。日前被央視曝光的北京稻香村銷售的部分“無糖食品”,蔗糖含量超出國家標準七倍之多!對此,北京稻香村發聲明向消費者致歉,並表示事故是由於個別門店對原標有“無糖糕點”的舊包裝袋沒有嚴格停用回收。然而人們質疑:這批標有“無糖糕點”的包裝袋,應是七八年前印製的,為何至今還沒銷毀、且還在使用?豈一句“用錯包裝袋”了得?一個百年品牌要靠百年的誠信文明來構建,何等不易,然而一旦被金錢至上、財富導向侵蝕了誠信這商業文明的基石,摧毀一個百年品牌,隻需一夜之間、舉手之勞!——這,便是《稻香村無糖糕點蔗糖超標七倍》的啟示。

人們常說中華文明五千年。倘以文字的出現作為文明起源的標誌,可甲骨文的曆史隻能追溯到商代,亦即三千多年前而已。再往前的夏代,乃至“三皇五帝”時期,中華祖先們使用的是怎樣的文字?軒轅黃帝時期的史官倉頡造字,難道隻是個傳說?如何銜接倉頡造字時代到甲骨文字時期一千多年間的曆史空白?……

劉鳳君教授自2005年以來發現並深入研究的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中華骨刻文,已引起海內外學術界和社會上極大關注和高度重視,可望彌補這一曠世空白與遺憾……本期《扉頁人物故事》——《穿越甲骨文銜接文明史的空白》一文,便記錄了這一曆史性貢獻和深遠意義。

追求幸福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是人的終極目標,也是文明的終極目標。

幸福是人的物質與精神各層次需求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愉悅感。

當今世界的現代化,大多局限於資源有限條件下追求財富最大化。

人類的共同困惑是財富的增加沒有帶來幸福的相應增加;

人類的共同痛苦是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關係日趨惡化。

資源有限條件下幸福最大化,應成為人類的共同追求。

這,便是本期《思維充電》欄目文章《21世紀幸福宣言》揭示的哲理。

相信讀者在本期關於商業文明的兩大基石以及文明的起點與終極指向的探究和演繹中,得到更多的啟迪,充實更多的思想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