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與兒子一起越過青春的障礙(2)(3 / 3)

知道真相後,小偉的父母頓時感覺天旋地轉,一時無法接受他們引以為豪的兒子竟然是這麼一副模樣。

把兒子領回家後,爸爸問小偉:

“為什麼你每回的成績單都是優秀?”

“那是我自己改的。”

“爸爸媽媽那麼辛苦地養育你,你什麼時候缺過錢花,你竟然這麼欺騙我們!”

“對,你們就隻知道給我錢,什麼時候真正關心過我啊?”

……

“你們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嗎?你們管過我嗎?現在又來教訓我了,我討厭你們!”

……

小偉的父母愕然,半天說不出話來。

其實,生活中像小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曾幾何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已經很久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校學習和表現的情況了,不知道男孩交了哪些朋友,不知道男孩晚上一個人在家是怎麼過的,不知道男孩星期天在幹什麼,更不知道男孩心裏在想什麼。我們隻知道給男孩提供足夠的金錢,可是卻不知道男孩的零花錢是怎樣用出去的。

我們為了孩子整天起早貪黑地忙碌,可到底給了他什麼?

錢?還是感情?想想看,下麵的這些情形是不是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別煩我了,沒看我正忙著嗎?”“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乖,寶貝,媽媽上班回來,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這些對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常常在我們的家庭中上演呢?

為人父母者,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給了男孩什麼?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無條件的理解,還是一個自動洗衣機、一個自動售貨機、一個自動提款機?要知道,男孩不喜歡隻能提供食物、金錢的“機械父母”,他需要關心他、愛護他、理解他的父母。所以,為人父母者,請你們不要再吝嗇自己對男孩的關愛了,也許僅僅是你們舉手投足間的關愛、嗬護,就能影響並改變男孩的命運。

“喲,兒子,在家呢?”

“錢用完了嗎?”

剛進門的父親隻顧著低頭說話,一點兒都沒有注意到男孩臉上的表情。

“錢盡管花,沒有了爸爸再給。”

……

“兒子怎麼不說話啊,爸爸回來拿點兒東西,馬上就走了。”

“你們整天就知道錢錢錢,什麼時候關心過我!”

“……這孩子,我們天天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在男孩的衣食住行上都傾盡全力,寧肯自己受委屈,也要滿足兒子的物質需求。他們給男孩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生怕男孩落在同學的後麵被人嘲笑。但是,家長關注的目光始終隻是停留在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卻忽視了孩子也有他的精神世界,比起各種吃的、玩的,他們更需要家長給予物質之外的關心和愛護。家長們是否注意過:你有多久沒有陪男孩去公園了,你有多久沒有陪男孩在家吃過飯了,你有多久沒有和男孩的老師聯係過了,你有多久沒有聽男孩說過他的理想和願望了。

就這樣,很多父母對男孩滿腹的愛就變了味道,變得沒法和男孩溝通,越來越不了解他們,男孩對父母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淡。

其實,每一個男孩都希望父母關注他,但有時卻很難得到關注。父母應記住,無論再忙,也要抽時間陪陪男孩。當他得到父母全身心的關注時,他就會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因此,就算隻有幾小時或許也會影響男孩的一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母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男孩,要比其他男孩智商高。所以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男孩,詢問一下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和他們聊聊天,以滿足男孩的情感需求。

好家教成就好男孩

不要把愛物質化

為人父母者,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給了男孩什麼?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無條件的理解,還是一個自動洗衣機、一個自動售貨機、一個自動提款機?要知道,男孩不喜歡隻能提供食物、金錢的“機械父母”,他需要關心他、愛護他、理解他的父母。所以,為人父母者,請你們不要再吝嗇自己對男孩的關愛了,也許僅僅是你們舉手投足間的關愛、嗬護,就能影響並改變男孩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