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雞蛋的方法(1 / 1)

吃雞蛋的方法

生活

作者:周陶

水煮雞蛋、蒸蛋、鹹鴨蛋、鬆花蛋是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蛋類,這類食品如何煮、怎樣吃,是有竅門的。吃法得當,能吃出營養,否則,將對健康不利。

吃鬆花蛋放點醋

鬆花蛋營養豐富,特別是其蛋白質性質有顯著的變化。每100克鬆花蛋中,氨基酸總量高達32毫克,而且氨基酸種類多達20種。鬆花蛋有獨特風味,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欲,使營養更容易消化吸收,並有中和胃酸、降低血壓的作用。

由於鬆花蛋的蛋白和蛋黃中含有大量堿性成分,吃鬆花蛋時要放點醋,可中和其中的堿,使胃免受刺激。

鬆花蛋是用堿性物質浸製成的,蛋內包含水分,放在冰箱內儲存,水分就會結冰,影響鬆花蛋原有的滋味;吃不完的鬆花蛋,宜放在塑料袋裏密封保存,可存3個月風味不變。因此,鬆花蛋不要放在冰箱裏儲存。

雞蛋冷水下鍋煮兩分鍾

煮雞蛋時應冷水入鍋,熱水入鍋蛋殼容易裂開。煮的時候慢火升溫,水開後煮2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左右即可。這樣煮出的雞蛋溏心,不軟不硬,口感很好。如果煮的時間太長則煮過頭了,蛋白蛋黃都很硬,難吃又不易消化。

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鹹鴨蛋出油是醃好的標誌

與普通鴨蛋相比,鹹鴨蛋中部分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由於鹽醃,使蛋內鹽分增加,蛋內無機鹽也隨之略增。生蛋黃中的脂肪由於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看不出含有油脂,醃製時間久了,蛋白質會變性,並與脂肪分離,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黃油,蛋黃中帶有紅黃色卵黃素及胡蘿卜素,溶於蛋黃油呈紅黃色,鹹蛋油汪汪的,誘人食欲,鹹鴨蛋出油則是醃好的標誌。

本刊提醒:鹹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含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因此是補充鈣、鐵的好食物。但鹹鴨蛋含鹽高,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不宜多吃。

蒸蛋用溫開水攪拌

有人愛吃蒸雞蛋,蒸蛋時蛋液裏要放些溫開水,然後攪拌均勻,這樣蒸出的蛋軟嫩,水開後蒸8~10分鍾關火,先不要掀鍋蓋,燜上5分鍾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