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百步的距離之後,隨著趙炎的令箭射出,眾人的弓箭也紛紛的射出,當先的匈奴千騎長完全沒有想到剛才的“刺客”會在這裏埋伏,正麵中箭倒地,而後麵的騎兵也頓時亂成一團。
沒有了千騎長的指揮,這些令行禁止的精銳騎兵也一下子不知所措了,不過,精銳畢竟是精銳,很快就有一員百騎長帶領騎兵繼續出擊,而這時的趙炎也將第二支箭支射出。
不過這次匈奴人並沒有停頓下來,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前麵就有埋伏他們的人,三輪箭支射出之後,近百名匈奴人倒地,這讓的驕橫的匈奴人極為憤怒,而他們也已經衝到了兩百步的距離。
看著匈奴人的舉動,趙炎將手中的長弓丟棄,反手將弩箭那在手中,而龍騎禁軍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步驟,隨著趙炎的命令,又是三輪弩箭射出。
遼軍所使用的弩箭是經過高句麗工匠改良的速射弩,一次性可以發射三支弩箭,威力強大,特別是麵對輕裝出擊的騎兵和普通步兵排成的密集戰陣,更是有著很好的效果。
六輪射擊,使得匈奴人死傷接近三百餘人,震撼了追擊的匈奴騎兵,不過他們也已經衝到了眼前。
趙炎將自己的雙手砍刀拿出,大喝道:“兄弟們,並肩子上!”,隨即龍騎禁軍以三人為組、三組為隊、三隊為群組成了一個攻擊群,而趙炎則帶著剩下的幾個人組成了陣眼支援各隊,在狹窄的道路邊,向著匈奴人衝殺過去。
縱橫中原的匈奴騎兵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敢用步兵來和他們硬拚,因此也是嗷嗷叫的往前衝,龍騎禁軍擺出的這個陣勢名叫三花聚頂陣,本來是驍騎營的戰術,但是用在輕步兵的身上也是極為有效的。
趙炎所部主要分騎兵和步兵兩種,騎兵中,重騎兵使用具裝棉甲、雙手大砍刀,輕騎兵使用棉甲、雙手大砍刀或者單手砍刀、弓箭或者弩箭。
步兵中,重步兵使用具裝棉甲、雙手大砍刀、單手砍刀配合盾牌,輕步兵使用棉甲、雙手大砍刀或者單手砍刀、長槍以及弓箭或者弩箭。
在戰陣之中,重騎兵、重步兵用於野戰衝陣,而輕騎兵則用於側翼包抄、遊擊,輕步兵壓陣及掩殺,輕騎兵和輕步並則統一人手配備弓箭和弩箭,具有多用途。
而在編組上,輕步兵使用雙手大砍刀、單手砍刀、長槍混編組成銳步營,重步兵中使用單手砍刀配屬盾牌的編成武卒營,而使用雙手大砍刀的編成陌刀營,重騎兵單獨編組為重騎營,而輕騎兵編組為驍騎營。
而龍騎禁軍更是遼軍中的翹楚,雖然人數很少,但是人人都是精英,由他們來組成的三花聚頂陣更是威力無窮,匈奴人的優勢在於人數,而趙炎的優勢在於戰鬥力,不過即使如此,在戰鬥開始沒多久,麵對著敵人的輪番衝擊,陣勢也是出現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