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一些探討(1 / 2)

關於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一些探討

經貿論壇

作者:王燕銘

摘要:近三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進行,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呈現了爆炸性的增長。同時,由於農產品貿易的市場化,以及國家政策的不斷放開,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構成和格局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本文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並從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以及從產品進出口結構、市場結構等角度,分析近些年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變化特點,同時,針對這些結構分析和變化趨勢,對相關的政策製定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狀況;結構特征;發展變化;政策製定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5-0-01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我國的對外貿易量也在不斷增長,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麵,我國農業發展正處於轉型期,農產品貿易受到國內市場需求的影響;另一方麵,國際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我國供給能力的變化,都對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結構和格局的改變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國的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狀況對國際貿易市場的影響是很巨大的。因此,有必要對新時期下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發現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對相關政策的定製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

一、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

自古以來,我國都是農產品的生產消費大國。目前來說,我國的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狀況已經成為世界農產品的貿易的風向標,並對世界農產品貿易市場有著重大影響。自我國加入WTO以來,國際農產品貿易又有了新格局,而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逐步體現出很多新特點,具體有以下幾點:

1.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正高速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正經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階段。資料數據表明,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截止到2011年,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總金額年增長率為百分之八左右,2011年底,我國的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540萬億元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約為600億美元,進口總額約為940億美元,各項數據都達到曆史新高。雖然在我國整體的國際貿易中,農產品貿易金額的比例正持續走低,但是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總金額卻在逐年大幅上升,並在國際農產品貿易金額中占據主導地位。以2011年為例,我國農產品出口金額在國際農產品貿易市場占的比重達到3%,同時,農產品的進口額占國際市場總額的7%,並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農產品貿易大國。

2.進口增幅明顯大於出口增幅

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整體上成增長趨勢,出口額和進口額每年都保持一定的增幅穩定增長,但是,從數據上可明顯看出,近些年來,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進口增幅顯著高於出口增幅,整體體現為農產品貿易逆差。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時間裏,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出口整體上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趨勢;但是,農場品進口卻經曆了幾個波動明顯的階段。首先,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順差比較明顯,這個階段,相較於農產品出口,農產品進口的增幅很小;加入WTO之後,我國的農產品貿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這個階段,農產品進口的增幅開始增大,但是,農產品出口卻保持了一個平穩的增長,截止到2011年,農產品的出口一直保持12%的年增長,但是農產品進口卻達到了21%的年增長率。在04年,我國首次出現農產品的貿易逆差,並且在隨後的幾年,由於進口貿易的增幅比出口貿易的增幅更為明顯,我國農產品的貿易逆差逐漸成為一個常態現象。

3.我國農產品進出口差距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來說,我國的農產品進口保持了一個大幅的增長速率,但是農產品的出口增幅卻相對平緩,並於2004年開始出現的貿易逆差。最近十年,逆差保持一個連續增長的趨勢,不管是差距規模,還是貿易差值的絕對隻,都在逐年擴大。

二、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的變化特點

目前來講,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正呈現出新時期的特點,下麵分別從農產品的結構、市場結構、國內以及國際區域特征、貿易方式和貿易主體的角度,分析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變化特點。

1.農產品結構變化特點

從我國農產品貿易出口的結構構成來看,我國的農產品國際貿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相比於以糧棉油等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為主導的出口貿易,目前我國的出口已經轉向了以園藝類產品和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為主的結構。由資料數據可以看出,在2001年,園藝類產品和水產品的在出口中所占比重為五成,到了2010年,這兩種產品所占比重已經達到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