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板!”到了林氏印刷廠的呂峰興奮地大叫了一聲。
“哎呦喂!我當是誰呢,原來是你小子啊!你可是好久都沒來照顧我們生意了啊。”林老板笑著從裏屋走了出來說道。
“這不是來照顧你的生意了嘛,這可是一筆大買賣,做好了好處少不了你的。”呂峰略一挑眉對林老板說道。
“哦?大買賣?有多大,你可別唬我啊。”林老板撫了撫身上的灰塵,抬頭道。
“印刷三千份宣傳冊。喏,就是我手裏的這個,照著這個給我來三千份,我急等著用,你快著點啊。”
“三千份!”林老板眼睛一亮,“嗬嗬,好的。沒問題,我馬上為你辦妥。吳大,過來接活了……”
李岩皺著眉看著手裏的腳踏式紡車草圖,不停的琢磨怎麼把它給研製出來。突然間似乎想到了什麼,他趕快從筆筒內取出了一隻炭筆,將宣紙放在桌子上,方程式一一被羅列出來,開始了嚴密的計算。比照現在的紡車,經過無數次的嚐試、改良、失敗後,最終將它們關聯了起來。
李岩重重的舒了一口氣,看著手裏這布滿了張密密麻麻數字的腳踏式紡車草圖,露出了笑顏。他吩咐幾個夥計讓他們準備了一些腳踏式紡車的材料,到紡房取了一台手搖式紡車,按照圖紙上的比劃開始計算核實。李岩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周圍紡婦們的關注,漸漸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但無奈他不是這方麵的行家,無論圖紙畫的多麼的好,計算的是多麼的精準,就是和武朝的紡車對不上號。眾人對著束手無策的李岩歎了一口氣,原來都是些紙上談兵罷了。漸漸的人也都散了。
算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這事容後再細想吧。還是先去外麵散散心,透透氣吧。來到這個武朝這麼久了還沒逛過大街,說出去還不夠人笑話,就去大街上溜達溜達吧。
李岩隨意的在繁鬧的大街上走著。絢爛的陽光普灑在這遍眼都是的綠瓦紅牆之間,那突兀橫出的飛簷,那高高飄揚的商鋪招牌旗幟,那粼粼而來的車馬,那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反襯出大武百姓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看著這個繁華似錦的武朝,李岩頗有感慨。正在街道上走著的他突然看到前麵有一群人圍著不知在幹什麼,出於好奇他也過去湊個熱鬧。一看之下才明白,原來是兩個賣藝的,看樣子是爺孫倆,女娃頭朝上嘴中頂了一根棍子,棍子上一個圓盤不停的轉啊轉,卻怎麼也掉不下來。這還不算什麼,主要就是她的腳下還踩著一個滾動的圓滑輪,滑輪的兩邊各有一個支點,支撐著她的雙腳。這樣的話那可就了不得了,這得是有真功夫才能這樣表演。
老人家在一邊拿著個鑼收錢,眾人都或多或少的掏出幾文錢丟到鑼內,老人家不斷的對眾人道謝。李岩也拿出了一兩碎銀丟進了鑼內,眾人詫異的看著這個穿戴一般其貌非凡的年輕人,出手真大方。老人家一看是一兩碎銀,急忙彎腰對李岩道謝,李岩趕忙扶住了老人。隨即又朝那女娃看去,隻見那女娃對他感激一笑,表演的更加賣力了。
李岩看著看著突然腦子靈光一閃,大聲道:“我終於知道是哪裏不對了!”說罷,不顧眾人詫異的目光飛一般的奔到了趙記衣店(此時趙氏布莊已經更名為趙記衣店了)。
奔回房間後立馬取出那隻炭筆,又抽出一張宣紙下筆如飛,不一會一個全新的腳踏式紡車躍然紙上。手搖式紡車的主要機構是錠子、繩輪和手柄。常見的手搖式紡車是錠子在左,繩輪和手柄在右,中間用繩弦傳動。
而腳踏式紡車是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結構由紡紗機構和腳踏部分組成,紡紗機構與手搖式紡車相似,腳踏機構由曲柄、踏杆、凸釘等機件組成,踏杆通過曲柄帶動繩輪和錠子轉動,完成加撚牽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