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中的附子,是大熱之物,卻隻能生長在長年不見陽光的深林溝壑當中,能在這種陰涼之極的地方生長,說明附子是熱性的,所以人服用後,可以治療寒性病。
所謂熱性,即為中藥陰陽屬性當中的陽之一麵。
由此可見,陰陽學說,並不玄幻,也不奇妙,有一句話概括的很好,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藥材在陰陽分屬這個大的基礎上,又分五行,繼而形成藥性相生相克的作用。
隻有充分了解中藥材的陰陽五行分屬,才能準確無誤的開方用藥。
這隻是一個綜合的概述,中藥材藥性,並非概述的這樣簡單,與陰陽五行,人體經絡結合起來,其藥性及應用變化極為繁複。
所以,中醫並不是懂幾個藥方就能做的。
比如最簡單的感冒,尚且需要分風寒性與風熱性,而後再根據天氣,病人身體等情況綜合診斷,開出最合適的方子。
風寒性感冒需要用熱性藥材,風熱性感冒需要用寒性的藥材。
風寒性的感冒,一般都是會流鼻涕的,如果診斷的中醫隻會死記硬背藥方,給病人開了治療風熱性感冒的寒性藥方,那隻會加重患者的症狀,而起不到任何一點治療的效果,最起碼,病人的鼻涕差不多得跟開了水龍頭似的了。
陳堅麵前是取香方的藥丸,旁邊則是一大堆各種藥材,可以往取香方裏麵添加的藥材,種類多不勝數。
但是,添加任何一種進去,都會有著不同的效果,這就是藥性五行陰陽變化所導致。
陳堅雖然看似出神,但是,腦中的思緒卻是一直電轉。
每一味藥材,陳堅都是熟知其陰陽五行的分屬,陳堅現在看著取香方出神,其實是在腦海中模擬各種藥材加進去之後,通過藥性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克,先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把那些加入取香方,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是會起反效果的藥物,先剔除出去,而後再一一辨別剩下的這些藥材,加入取香方大概會是什麼效果。
當然了,最終的效果,還是需要驗證的,不然一切都隻存在於想象當中。
這是一個相當枯燥乏味的過程,陳堅坐在那裏足足有兩個多小時,才緩緩閉上了眼睛,在心裏把不能添加進去的藥材梳理了一遍,而後睜開眼睛,站起身來,走到那堆藥材麵前,把不能用的全都放到一側。
“該吃午飯了。”秀兒在這個時候走了進來,說道:“不管怎麼樣,都得先吃飯!”
陳堅雖然點頭答應著,目光卻是仍舊停留在那些能用的藥材上麵,很顯然,陳堅的思緒還沒被拉回現實。
秀兒沒好氣的走到陳堅身邊,扯了扯陳堅的衣服,說道:“走啦,走啦,這事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下去吃飯,順帶讓你的腦子輕鬆輕鬆,老這麼看著這堆藥材,你腦子裏麵都快長藥材了。”
“好,先去吃飯。”陳堅的思緒這才被拉回現實,笑著答應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