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自幼酷愛拉琴,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小提琴家,然而他一直默默無聞,家境也日漸窘迫,他再也無法忍受因貧窮而遭受的輕蔑,一狠心摔了小提琴,並發誓永不拉琴。他在獲取財富的道路上成功了,然而卻永遠離開了自己癡迷的小提琴,他內心常常感到失落的痛苦,最後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有人覺得哈德的遺憾沒有道理,因為如果他堅持拉琴,結局很可能是一生窮困潦倒。然而我認為,這是一種深刻的遺憾,它道出了人生的一大悲哀。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答案可能因人而異、千差萬別,但認準人生的目標,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有可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與幸福。西晉文學家張翰說:“人生貴適誌耳,富貴何為?”財富的積聚不等於幸福的增加,而心靈的扭曲卻是痛苦的根源。陶淵明看不慣官場腐敗,不為五鬥米折腰,棄官歸隱田園,吟詩作賦,自甘清貧,自得其樂。他是成功的、幸福的。不然,中國的曆史上就會多了一名庸庸碌碌窩窩囊囊的小吏,少了許多光照千秋的文章。孔繁森獻身邊疆建設,把造福人民群眾當成自己最大的幸福,雖然死後隻留下幾塊錢,又有誰能說他不成功、不幸福呢?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即便失敗了也是值得的,因為奮鬥過了,而奮鬥本身已經體現了人生的價值。
生命感悟:放棄目標,為世俗和物欲所累,去做自己本不喜歡做的事,即便成功,也沒有多大的人生樂趣可言——這是哈德臨終的遺憾應當給我們的啟迪。
畫一扇窗給自己
那一年,國畫大師黃永玉帶著他的畫作來到北京,他住在示新巷“芥末”故居。那是怎樣的一間房子,不但陳舊,蛛絲網結,而且四壁連一扇窗戶也沒有,沉悶與壓抑可想而知。但,黃永玉並沒有厭棄這間小屋。他環顧四壁,哈哈一笑,拿出一張潔白的畫紙,貼在牆上,然後信手在上麵畫了一扇窗戶,栩栩如生,頓時好像屋外的暖陽正透過窗欞湧進他的小屋,小屋頓顯生機勃勃。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有趣,許多時候,上帝就是這樣捉弄世人,他會給我們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完全可以畫一扇窗戶給自己,放進希望的陽光,照亮生命的陰影。
許多時候,上帝是給了我們黑暗的際遇,但是並沒有剝奪我們追求光明的權利;上帝是給了我們坎坷的遭遇,但是並沒有剝奪我們快樂的心境。要知道,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向命運低頭,而是要學會在沒有路的地方踏一條路出來,在沒有水的地方掘一口深井出來,這樣,就可以汲取到甘洌的清泉,滋潤生命,澆灌莊園,在貧瘠的土地上營造自己的綠洲。
畫一扇窗給自己,不是畫餅充饑,自欺欺人,而是豁達處世,超然於困境,給靈魂一次喘息的機會。麵對困境,回避是徒勞,自棄也無益,倒不如樂觀相對,尋找機會,相信陰暗的日子過後,必定是暖陽普照,寒冷的冬天過後,必定是萬紫千紅的春日。人生沒有絕境,可怕的是自暴自棄、自己踏滅生命的火種。
生命感悟:畫一扇窗給自己,就是給自己一個希望,給自己一點信心,給自己一些東山再起的勇氣。
謹防思維陷阱
公元前496年的5月,吳王闔閭在醉李布下了八卦陣,為了等待增援的後續部隊而遲遲閉門不戰。對於被攻打的越國來說,這恰是一個大好戰機。越國破陣的關鍵就是吳國能盡早出陣迎戰。盡管越國人如何花樣翻新的罵陣,吳軍就是不出來,而吳軍的後續部隊就要到達了。在這危急關頭,謀士範蠡想出一個良策。
他調集三百死囚,承諾對其家人撫恤,並爭取個人同意後,讓他們分三隊,每隊百人,排成一字長隊,步履整齊地走到敵陣之前,以劍加頸,高聲呼喊:“吳王!二君大戰,臣等幹犯於兩陣之間,不敢逃罪,敢試以幹將、莫邪之劍,視死如歸,貴軍可敢?請看!”說罷,手起劍落,百名死士躺於血泊之中,吳軍將士一個個都目瞪口呆,但尚能保持陣容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