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坑中歲月胡須長(六)(2 / 2)

弄好發髻之後,見自己胡須太長,本想將它全部剔除掉,可轉念一想,自己現在身居異地,若是留下這叢胡子的話,說不準還可以隱蔽自己的身份呢,想到這裏,當下便沒有將胡須刮去,隻是略微整理了一下。一切處置妥當,當天晚上便在小溪邊的一株大樹下閉起眼睛睡起大覺來,這一覺直接睡到了第二日天明。醒來之後,柳靖陽卻又感到腹中有些饑餓,尋思:這才僅僅過了一夜,我這肚子竟然就不聽使喚了,看來像昨日那樣隻去偷點食物來暫且充饑是不行的,想要不讓自己肚子挨餓,還是須得去弄點銀子來放在身邊才行,可如今我連這裏是什麼地方都沒有搞清楚,卻該到哪裏去弄點銀子來呢。

不過這個時候,就算心中再怎麼發愁也沒有辦法,於是隻得忍著饑餓從大樹下走了出來。走了約有一個時辰,不但半點辦法沒有想到,肚中反倒餓得更加厲害了。便在此時,忽然聽得遠處一陣馬蹄聲突然響起,一騎快馬自大道一側飛速奔馳了過來,柳靖陽聽那馬蹄聲好生急促,心道:“這一匹馬跑得如此迅捷,馬上之人當是有什麼急事才對。”想到這裏,立時便放眼瞧了過去,一瞧之下,隻見馬上坐著的是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白衣長衫,一副書生打扮。柳靖陽隻瞧了那青年一眼,心中便有些納罕起來,暗道:“此人既是一副書生打扮,那按理便應該很是文弱才對,可為何他竟能縱馬如飛,這般行徑,可不像一個書生的作為。”

正在詫異之時,那青年駕著馬匹已然奔馳到了柳靖陽的身前,柳靖陽凝神一瞧,見那青年長得寬眉大眼,英氣勃勃,好一般俊朗的人物,因此便不禁多看了幾眼。豈知那青年看見他緊盯著自己,竟一下將馬給勒了下來,出口問道:“這位兄台,你可是虞大人派來迎接在下的。”柳靖陽沒有想到他會有此一問,不禁愣了一下,問道:“什麼虞大人。”那青年道:“虞大人便是虞允文大人。”柳靖陽聽到虞允文三個字,登時大吃了一驚,說道:“虞允文大人不是在宋朝為官的嗎,他什麼時候竟到這裏來了,難道他已經投靠了金朝。”那青年聽柳靖陽說了這話,立時呸了一聲,說道:“休得胡說,虞大人乃是作為大宋的使臣專程前來出使金國的。”

柳靖陽一聽這話,輕輕哦了一聲,說道:“原來如此,還好他沒有投靠金朝。”那青年道:“你這人胡說些什麼,虞大人可是大宋朝的大忠臣,如果要是連他也投靠了金朝,那天下隻怕便不會再有大宋朝存在了。”柳靖陽聽他口中對虞允文滿是讚頌之意,心中甚喜,正要開口說話,可沒有想到的是,那青年卻又已開口說道:“你既不是虞大人派來迎接在下之人,那我也無須再與你多說,這就告辭。”說還沒有說完,手上馬鞭一揮,縱馬又往前飛速奔了出去。

柳靖陽看見他的背影漸漸遠去,心中忽然想道:“虞大人此番既是作為宋朝使臣出事金國,那他所要到達的目的地便定然是金朝的都城中都,我曾經答應過陳大小姐,三個月之內會趕去中都見她,何不暫且先去與虞大人會他一會,一來能夠順道前往中都去打探一下陳大小姐的消息,二來也可以借此向虞大人討要一些銀兩救急。”想到這裏,當下便打定了主意,運起輕功悄悄的跟隨在了那名青年男子身後。這一跟,便整整跟了大半日,直到午後時分,那青年男子才終於在路邊的一處酒家旁停歇了下來。柳靖陽見他拴好馬匹之後,徑直進到了酒家裏麵去了,當即也悄悄跟了進去,在背對著那青年的一張桌子旁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