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遠赴巴蜀荊棘茫(五)(2 / 2)

賈仁義哼了一聲,說道:“可我們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裏,就絕無空手回去的道理,你若不肯放人,那我們便隻有得罪了。”那道士道:“怎麼,聽這話的意思,你們是想和老道動手了。”賈仁義道:“你若怕和我們動手,那就放了趙姑娘便是。”那道士呸了一聲,說道:“好大的口氣,老道難道還怕了你們不成。”說了這話,鬆手放開了趙曉楠,從背後將隨身攜帶的佩劍取了出來,說道:“你們是一個一個的來,還是兩個一起上。”

賈仁義聽他口氣狂妄,冷笑了一聲,說道:“對付你,又何須我們二人聯手,賈某一人出馬便已然綽綽有餘了。”說話之間,也將腰間佩劍拔了出來。可就在將要動手之際,柳靖陽卻一下走了出來,輕聲對賈仁義說道:“賈兄,這場比試還是交給我來吧。”賈仁義一怔,問道:“這是為何。”柳靖陽道:“這些日子以來,我一直苦練劍法,也不知成果如何,今日正好拿這道人試上一試。”賈仁義聽他說了這話,覺得甚有道理,因此便退了下去。

柳靖陽向前踏上幾步,取出紫青劍當胸一橫,作了個起手式,說道:“道長,得罪了。”話音一落,紫青劍已然挽起了一道劍花,徑直朝那道人攻了過去。那道人見柳靖陽出劍如風,叫了一聲好,揮劍也攻了上來。但聽得錚錚之聲不絕,片刻之間,兩人已對攻了十五六招。柳靖陽這些日子以來堅持練習清風劍法,在招數上比之以前早已純熟了不少,這時使將出來,雖還說不上十分流暢,但卻沒有了凝滯的現象,威力已然不可小覷。而那道士的劍法竟也十分的厲害,一招一式都顯露出深厚的武功根基。賈仁義站在一旁瞧著二人不停的來回對攻,也不由得連勝叫好。

柳靖陽在與那道士對攻了十多招後,已然試出了那道士的功力,心道:“巴蜀之地果然是藏龍臥虎,這麼隨便冒出來的一個道士,武功竟然到了如廝地步。”當下隻得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將整套清風劍法都給使了出來,可即便如此,卻還是不能占到半分上風。兩人如此鬥了有五六十招,眼看柳靖陽整套劍法就要使完,可場上的形勢卻依舊沒有改變的跡象。柳靖陽心中不免焦急,尋思:我苦練了這麼多日的劍法,怎麼居然連一點進步都沒有,竟然連這個道人也無法取勝得了。

正在焦急之間,卻聽得賈仁義的聲音忽然說道:“沐兄,劍法重意不重形,你把招式使得再怎麼精純,若是不懂得臨陣變通,這場比試怕是很難打敗這道人的。”柳靖陽聽他說了這話,知道他是在用言語提點自己,想起當初宮主教授自己這套清風劍法的時候,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心中登時一稟,暗道:“我自從這段日子開始苦練清風劍法之後,就一直在追求招式上的精純流暢,而對於出劍意境的修煉,卻幾乎完全是處於停滯狀態。因此雖然經過苦練之後,在招式進步了許多,但臨陣變通方麵,不但沒有進步,相反由於招式的製約,反而是退步了不少。”

想到這裏,心中已有了主意,出招時便不再怎麼注重姿勢是否到位,而是將精力重點集中到了尋找那道士招式上的破綻來。可那道士劍法使得極為精純,柳靖陽一連瞧了好幾十招,卻根本無法找不到半分破綻。再鬥了十多招,柳靖陽心中又開始焦急了起來,尋思:如果按這種方式繼續纏鬥下去,我定然是無法戰勝此人的,為今之計,還須得另想它策才行。言念及此,忽然劍勢一變,竟完全放棄了先前固有的招式,大大的增加了出招的隨意性。

那道士見他出招完全不按常理,一時不知道他的意圖究竟何在,因此不免便有些謹慎。他這一謹慎不要緊,可出招時卻自不自然的遲緩了一些,柳靖陽等的就是這個,抓住機會就是一陣猛攻。那道士被柳靖陽搶下了先手,卻也並沒有半點慌亂,仍是一招一招的奮力拆當。但柳靖陽好不容易才搶占了先手,哪裏會給他半點喘氣的機會,招式一招快似一招的攻了過去,且每出一招,都還帶上了極強的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