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荒山廢墟玄機藏(六)(2 / 2)

翌日醒來,他就立刻去了山洞裏麵,走進去看時,見那山洞並不算大,不過兩人來高,但洞中結構卻十分神奇,在山洞中央頂上竟生有一個水桶般大小的天然石穴。陽光從石穴射入洞中,剛好照射在山洞的底部,雖然被照射的麵積不大,但光線卻足以將整個山洞都給照亮。柳靖陽再朝石壁上一看,見上麵密密麻麻刻的都是各種武功招式,他隻粗略數了一下,發現竟有上百幅之多。柳靖陽心中不禁納罕起來,尋思:方臘遺言中明明說石壁上隻刻了火雲神掌的後十八式,怎麼這裏刻的招式卻多出了不止數倍呢。

他又細看了好久,發現這些招式每九幅圖後,中間就有一個間隔,心道:“莫非火雲神掌其中的一式竟是由九幅圖組成的。”想到這裏,趕緊將石壁上的武功細數了一下,結果發現總共是一百六十二幅,若以九幅圖為一式,正好是十八式。柳靖陽見自己料想得不錯,心中本來有幾分欣喜,然而待得仔細一瞧那些具體的招式時,卻一下就傻眼了起來。原來那些招式忽左忽右,或上或下,每招看似畫得輕鬆,可要使將出來,卻都十分困難。柳靖陽才看了前麵的幾式,心中就已涼了大半截,心道:“難怪楚懷義要練十年,這樣的武功,根本就不是常人可以學會的。”

又繼續看了一陣,腦袋竟隱隱有些疼痛起來,便坐在了洞中的一塊大石上暫且休息,然而一瞥眼之間,卻忽然發現在石壁的最後方,似乎另外刻著一段文字。柳靖陽想起楚懷義曾說過,方臘在山洞的石壁上用文字記載了他生平的經曆,於是便走過去觀瞧。一看之下,見上麵記載的果然都是方臘的生平事跡,文字中描述了方臘成年以來的幾乎所有經曆,有些是為人所知的,有些卻是不為人知的。文字到了最後,卻忽然另起一段,寫道:餘縱橫江湖數十年,自忖未弱於他人。然晚年孤寂,淪落荒島,以至死後竟無掩骨之人,實平生之大憾矣。他日天若憐之,賜有緣人於此,望能收餘骸骨,葬於洞前槐樹正下方,餘身雖亡,心亦感之。

柳靖陽讀到“葬於洞前槐樹正下方”這句話時,忽然想起自己在埋葬楚懷義時,曾在大槐樹下挖出木盒之事,心中猛然一動,暗道:“莫非那木盒乃是方臘自己埋在那裏的,他定是擔心上島之人隻貪圖石壁上的武功,而不去管他的遺骸,是以才將木盒故意埋在槐樹之下。要是上島之人能按照石壁上的留言,將他骸骨好好安葬,自然就能挖到木盒,練成石壁上的武功。要是不將其骸骨安葬的話,就挖不到木盒,也就無法練成石壁上的武功了。”

柳靖陽想到這裏,啊的大叫了一聲,心中再無懷疑,暗道:“這方臘不愧是當過明教教主之人,心思竟然如此縝密,就連死了,都還能想到用這樣的辦法來對付上島之人,果然讓人佩服。”不過想到這裏,卻又忽然發覺有些不對,尋思:楚懷義明明已經將方臘的遺骸安葬在了槐樹之下,卻為何就沒有挖到這個木盒呢。心中有了這個懷疑,當即便大步往方臘的墳塚前走去,到了墳前一看,頓時不禁啞然。原來方臘的墳塚雖然也埋在那株槐樹之下,但方位卻向右斜了近一丈來遠,反倒是楚懷義的墳塚正好處在那株槐樹的正下方。

柳靖陽搖了搖頭,歎道:“楚懷義啊楚懷義,方臘明明叫你將他葬在槐樹的正下方,可你竟然因為土地的軟硬,偏偏要將他葬斜一丈距離,你這叫自作孽不可活,可就怪不得旁人了。”感歎了一陣,忽然想道:“若不是楚懷義臨終前要求我將他與方臘葬在一起,我隻怕也是挖不出這個木盒的。如此說來,楚懷義倒還有些功勞。隻是他一心想練成石壁上的武功,盡管機關算盡,但結果卻是人算不如天算,不但未能練成石壁上的武功,而且還白白丟了自己性命,當真是不劃算之極啊。反而是我,明明沒有一絲覬覦石壁上的武功的想法,卻竟然莫名其妙的得到了這個木盒,這可真是天意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