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北涼關的流民(1 / 2)

大隋王朝位於正中,意為大德之位。有統領天下,山河歸一之意。

要是在文帝時期,肯定無人敢輕視大隋王朝,那時候大隋王朝強盛到了無人可以匹敵的地步。

楊廣登基以後,整個王朝國力退步,大楚更是時常發難,要不是楊秀鎮守西南門戶,隻怕大楚早就打過來了。

而且遼東和北涼內外並不安分,說白了就是楊廣德不配位,也因為有傳聞他弑父奪位,所以沒有人會服他。

北涼關在是蠻子,也就是北蒙這個強大的馬上帝國。

大隋王朝居中好也不好,四麵受敵。

狼牙時常騎馬南下掠奪中原百姓人口與財富,即便千防萬防,也追不上這馬上的民族。

北涼關外,有世代的中原百姓因為各種原因生活在關外。他們也以同樣的放牧和以牛羊大麥為食物。但是有一點,他們從骨子裏麵認為自己是中原人。

雖然北涼也被稱為蠻子,那是江南遼東一代對北涼作風的不喜歡,和北蒙這樣不開化的蠻子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這一天風和日麗,漢人在湖邊放著牛羊,他們不一樣的是,雖然按照北蒙的生活方式一樣生存,可卻有固定的居所。

大黃狗也叫作牧羊犬,因為北涼關外都有狼的存在。狼大多數是群居動物,行動都是一起的。

一頭公狼能夠咬死一個成年男子,牧羊犬自然不可能打過狼群,而是起到示警的作用。

如果有狼群前來,那麼就會有成群結隊的男子持著長矛、弓箭、火把出現在狼群的麵前。

狼群並不怕長矛弓箭之類的武器,相反,他們特別怕火,因為野獸從很久以前就畏懼火光。

大黃狗吐著舌頭,因為這個月份即便是北涼關外也開始熱起來。

不過伸出舌頭的大黃狗很快站起來,眺望向遠方,一動不動,從遠方的夕陽看過來就像一座黃金雕塑。

許久,大黃狗還在觀望,然後回頭對著羊群狂吠幾聲。

羊群開始躁動起來,好像聽懂了什麼,不顧一切的朝著居民地狂奔。

放牧的少年用土話對著大黃狗說了什麼,也沒有人能夠聽得懂。

不過能夠猜到,放牧的少年手持長杆在問大黃狗怎麼了?

大黃狗隻是不斷的叫喚,畢竟它是隻動物,即便通人性,也不可能說出個什麼。

放牧的少年大概十六七歲,身上穿著袍子,用輕紗做成的。

這是他們族長下江南的時候換來的,據說就這麼一件沙袍子,就要用一頭羊來換,可想草原有多麼的廉價。

少年望著泛紅的天空,好像剛剛被火燒過一樣。

他從小就聽過住居的老人講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要打仗了。

他才十六七歲,以前打仗的時候他還是個孩子,根本沒有記憶。現在不過是偶爾有摩擦,他也見自己的親人習以為常。

他以為自己這輩子不會見到打仗,可是真正開始了,他卻有些莫名的興奮。

少年蹲下聽著大地,大地上傳來轟隆隆的馬踏聲,這是北蒙的鐵騎,真的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