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未央雖然不曾沉浮於宦海,可是也聽出來了推脫之意,這也是整個官場最常見的的風氣。
誰做的不好,就讓下麵的人頂鍋。正所謂官官相護,然後,自然是普通百姓遭殃。
可他是房玄齡,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大唐王朝除了皇帝,權利最大的一批人。如果你以為他是在開脫,那便大錯特錯了。
房玄齡說的的確沒錯,長安府尹雖然大才沒有但是小才還是用的,當不得大官,至於維護長安的治安問題還是沒有這個所謂的問題的。
然後就是三省六部的兵部,城衛司是隸屬於兵部下麵的一大部門,掌管著整個長安城的安危,或者說皇帝的安全就全靠他們。
他們的確管不了武道高手,可是大軍要是摸過來了,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警報。
不要以為這樣的事沒有,被敵人摸到都城了還沒有反應過來。長安城的上一位主人,大奉王朝便是這樣滅亡的。
大奉王朝當年實力也是在諸國中不算強大的,可也不是太弱的,他能夠在一夜之間分析崩離,就是因為他們城防太過於鬆懈,被楊秀暗中摸了進來,導致整個大奉王朝的滅亡。
這也是春秋當中最為知名的戰役之一,三萬藤甲滅大奉。
雖然楊秀已經名氣到達了頂峰,可是這一戰中卻將西蜀軍中的一名謀士給托顯出來了。
此人名為郭向陽,字子謀,徐州人士。
有臥龍之能,有陰沉之心,有萬夫莫敵之策。
郭向陽又被後春秋的人稱為毒士,他擅長陰謀,而且每個陰謀都能夠讓人無形當中掉入他設計的大網。他在外界或許會招人憤恨,可是在西蜀軍中他的聲望卻是奇高。
不過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好命,坑殺二十萬大奉兒郎損了陰德,所以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便患病死去,西蜀步卒也不不複鼎盛的時期。
長安城現在的布防,其實有一部分是出自郭向陽之手,可是當年楊秀因為娶了楊未央的母親和文帝及獨孤皇後的關係特別緊張,即便生下了一子一女,可是也沒有能夠得到他們二老的青睞,才導致楊秀並沒有出蜀,將王府移居到長安這個地方。
天下有識之士都曾觀望過,長安有定鼎天下之勢,有望龍之意,得到天地照顧,得到大氣運的眷顧,未來未必不可以一統中原。
當時大隋王朝強大無比,內有文帝治國有方,外有文帝四子楊秀征戰無敵,可惜還是落得了如今這個局麵。
城防司至關重要,他們自然隻能把守城門,而不能派兵去挨家挨戶的搜。就算李淵下旨挨家挨戶的搜也不太合適,畢竟在大唐王朝的所有百姓的眼中,大唐王朝國力強盛,路不拾遺,要是挨家挨戶搜查就會喪失了民心。
民心這個東西,曆代帝王除了那些昏庸無比的皇帝,都無比重視。百姓為水,王朝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