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秋,多有亂世之人。總得來說,五國之間雖然摩擦很大,但是架還是打不起來的。
楊未央是七月末到的大唐長安(此處的長安不是陝西的長安,隸屬於金陵),提前了半個月,他怎麼也沒想到,七夕竟然是和蘇可漁一起過的。
當然,往年與今年其實差不了多少。不過是往年流連與花坊之間,今年身邊多了一隻悶葫蘆。
所謂的悶葫蘆,便不是不言不語,整天沉默。偶爾有問及,也不過是一兩句無關痛癢的交談。
一個多月如此,好在楊未央也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否則非要悶死。
看見長安的那一刻,楊未央還是有些震撼。這是完全不同於大隋王朝的另一座國度,不說很美,隻是多了幾分別樣的意味。
總的來說,差距很大,而且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座座唐樓。
唐樓是尖行塔狀物,住不了人,但是真的很高,很奇特。
楊未央無論是在西蜀還是洛陽,都沒有見過唐樓這樣的建築。
也有可能是所處地域不同,所組成的建築群便也有所差異。
楊未央聽聞大唐人以豐韻為美,他還以為是胖,其實不然,大唐女子也是絕美尤物,怪不得引得無數讀書人前往大唐。
科舉製度雖然是自己那位伯父設立的但是不得不承認,科舉製度在大唐得到了完美的發展。
楊未央下了馬車,蘇可漁在距離長安很遠地方便下車了。她畢竟隸屬於南海一方,和西蜀世子一起出入長安,明顯顯得不好。
雖然有合作,但是隻是楊未央與蘇可漁達成的協議,這份協議還不能夠公布於世,所以,他們不合適一起出現。
迎接楊未央的不是禮部的官員,更加不是太常寺的禮司,而是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前來楊未央並不意外,自己放在蘇可漁那裏的斷秋劍還是他送的。不過為什麼不帶,其實很簡單,因為楊未央一直把他當做自己的準姐夫,可是他卻要在明年開春的時候取長孫家的姑娘。
長孫家的那位,雖然不是胭脂評上的某一位,可那也是一位難得的美人。
楊未央一直不認為楊綾羅漂亮,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楊綾羅也不醜,所有人看到她的那一刻都覺得她普通。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女子卻是天下師,但她還是長得普通。
當年,李淵還沒有稱帝的時候,不過是一名太守而已。楊秀和他們家還算交好,而那時候李秀寧還天天跟在楊未央的屁股後麵喊央哥哥。
至於李世民,也是唯唯諾諾的,楊綾羅做什麼,他跟著做什麼。
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事情都變了。
李淵建立了大唐王朝,成了最強大的王朝。當年的那個小子,成了秦王。跟著自己屁股後麵叫央哥哥的,成了平陽昭公主。
一個會在八月十五與五國最有錢的家族訂婚,另一個也會在明年開春的時候娶對他未來有幫助的長孫家的姑娘。
長孫家在朝堂上的說話權利還是挺大的,李世民在軍方雖然力量強大,可是在文官係統根本沒有人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