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天下最諷刺的莫過於廟堂之上。每個人都裝著一副善人的模樣,可是背地裏卻做了很多讓人不堪入目的事。
退朝以後,禦書房內,李三思與大隋王朝的主人。
楊廣看著李三思問道:“你知道朕為何要在今日對王允動手嗎?”
李三思搖頭,他清楚,可是這個時候需要由楊廣來講。楊廣也知道他知道,為臣者需要懂得進退,什麼時候該怎樣做,心裏麵都是已經有數了的。
“雖然戶部由你掌管,但是你肯定不知道每年有多少雪花銀流入他們的口袋。不過他們也算不得中飽私囊,因為還沒有中。
每年的京杭兩岸有太多的人死去,不是朕的糧食和銀錢撥的不夠,而是這群大臣個個都從中伸手了,就算自己那些不成器的兒子也如此。
需要花銷,每個人都需要花銷。可天下雖然是朕的,可是朕也不可能去賣了這個地下籌集銀子。每年工部直接接觸銀子最多,而且王允吃相太難看了。要是一般的,我也就忍了,可是他這些年貪的銀子竟然快趕上了國庫的一半,朕不殺他誰來殺他。”
“宇文化及估計已經開始擔心了!”
楊廣冷哼一聲:“要不是顧忌宇文化及在朝中的黨羽眾多,牽一發而動全身,朕早就對這奸賊動手了。說了也是朕做得不夠,要不然宇文化及在朝中的勢力也不會那麼大。”
李三思自然不會對楊廣說,其實,要是當初你不用整個國力去圍剿宇文拓,也不會出現此般情景。哪裏輪得到南唐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可是不敢說,因為他隻是臣子。
皇帝隻需要臣子,不需要朋友。而且李三思是一位孤臣,注定了將來不得善終。可是他願意去做一個孤臣,一來楊廣需要,二來孤臣才能夠改變一個王朝。
李三思還年輕,他才三十出頭,進步的空間還很大很大。
楊廣突然問道:“他應該要進京了吧!”
李三思眼中突然閃過一絲莫名的複雜感,過了一會才開口回複:“應該這幾日就開始走了!”
沒說到,畢竟相距太遠,而且那位的脾氣也不一定會給楊廣麵子。所以,他來不來還不一定,就看他的心情了。
他們口中的他,自然是西蜀王楊秀,一個讓無數人都充滿難言感情的人。
楊未央在西蜀王府竟然沒有找到自己老爹,不由得感到奇怪。直到第二天徐守財回來,楊未央才知道楊秀進京了。
楊未央開始沉思起來,倒不是擔心楊秀的安全。他身邊絕對會有無數的絕頂高手護他周全,同樣,也有無數的人想要殺他,可是這麼多年都沒死,不可能現在才死。
東海蓬萊閣的那位不出手,整個天下沒有人能夠傷的了楊秀。就算出手了,也不一定能夠將他怎麼樣。這就是西蜀王府的底氣,可惜天之道,始終損有餘而補不足。
楊秀此刻入京,不知道又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誰又會倒黴。
......
大業五年,五月末,直到六月初一,一輛馬車出現在了東都洛陽城的城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