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南洋這個地方嗎(1 / 2)

封了白帝陵,欲斷白帝情。此生夫了了,早知滄州迎。

直到日暮黃昏時分,所有人才回到白帝城。

楊未央回到王府,並沒有見到楊秀。他也難過,母親早亡,是楊秀一把將他帶大的。

楊秀在老,他在長大。這是必定的,也是注定的。

楊未央在廚房做了一頓飯,說起來有些可笑。偌大的王府,竟然連個燒火做飯的人都沒有。一個西蜀世子,竟然需要自己動手做飯,不得不說不僅是可笑,也是好笑。

楊未央不是不會做飯,平常隻是懶散。楊秀以前無論有多忙,都會燒飯給他吃。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做的特別難吃,可做了幾年吃慣了,也就習慣於那種味道了。

楊未央不是那種矯情的人,自從母親死以後,楊未央就很少在外人麵前袒露心聲,更加不會在外麵隨意吃東西。

以前不管如何在外麵胡鬧,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楊未央在飯點都會準時回來,雷打不動。

他不怕楊秀,隻是一種習慣,一種母親還在的時候存在的習慣。

也許他真的不好,不然外麵也不會對他評價如此不堪。

但是他不在意,他是楊未央,字高德,即便很少有人知道高德這兩字的趣味。

楊秀不在,他隻能自己做飯。不好吃,他會做,可是一直做出來不好吃。

也許是懶,不願意做。也許是自己做,才心安。

西蜀王府除了穿著華服,其他的和普通人家沒有差別。也有差別,比如家大了許多。

三菜一湯,一葷兩素。

以前母親是這樣做的,後來楊秀是這樣做的,在東都住的那大半年,楊綾羅也是這樣做的。

如今楊未央隻是和他們做的一樣,不願意去逾越,即便有已亡人,可楊未央還是會想念。

楊未央喜歡吃豆腐,城南有一家豆腐店,他們已經在這裏開了好幾代。味道沒有變,分量也沒有變。

就是前幾年的時候,豆腐生意不景氣,老板差點把店賣了還債。

楊未央暗中盤下了豆腐店,不過老板還是原來的老板,人依舊,他一直希望很多小東西能夠保留下去。

他沒有給豆腐店的老板給很多錢,因為他隻是每天需要幾塊豆腐而已。自然會有人去取,老板也不知道當初幫助他的那位貴人是誰。

楊未央知道這豆腐店的老板這幾年生意好了許多,自己唯一的女兒也嫁給了南唐的一位秀才。他女兒回來過,說要接他去南唐享福,秀才家雖然不是那麼富裕,可是也能夠養得起老人。

老人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拒絕了。也怕自己的手藝失傳,即便交給了自己的女兒。

可畢竟女兒去了南唐,算不得大隋的人了。老人早就忘記他大夏遺民的事實,一直以大隋王朝的子民自居。

自大夏王朝被楊堅親征搗破都城以後,大夏遺民在後來便已經接受了自己是大隋王朝子民的事實。

也許是因為西蜀有個好王妃,賦稅比朝廷定的一直少了三成,從開皇到大業一直沒有改變。

可惜,那位據說是魔教聖女的王妃病死在京都歸往西蜀的路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