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唐出兵(2 / 2)

……

他們打的火熱的時候,大唐已經開始朝著瞿塘峽派兵了。

他們派兵的用意很簡單,想要打秋風,如果能夠占領瞿塘峽塊讓大楚和西蜀都看重的戰略要地更好。

而且這次領兵之人可不簡單,他姓李名承恩,是大唐王朝年輕一輩的領軍人物。

同時,他還是大唐最強大軍隊天策軍的統領。

三十幾歲,卻長得一副好皮囊。

自然比不過楊未央,可是這也了不得了。

原名徐承恩,是 大唐開國功臣李績之後,世襲英國公。

李家世代忠良,代代都對 李唐忠誠無比,初代英國公李績善於用兵,史稱他“臨敵應變、動合時機”。而第三代英國公 李敬業更是為了維護李唐皇室,起兵抗北齊,但寡不敵眾,慘遭滅族,唯有李承恩在眾家將拚死護衛之下幸免一死。

李承恩是個善於謀略、工於心計的人,天策府的府規就是由李承恩所擬定,其槍術也令旁人望塵莫及。被譽為“天策府有史曆來最強統領”的李承恩,他的這些年所做頗富傳奇。

李承恩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全靠姐姐及姐夫的養育長大。由於家境並不優裕,從小就必須出外做事以貼補家用。十七歲時,他在服務的服裝店與比他年長的女傭相戀,結果對方懷孕了,李承恩被趕了出來,隻好回家改行賣傷藥。經由姐夫的介紹結識了後來天策府副都統秦頤岩,找回了自己的身份,從此展開他習武之路。 也許是自幼喪失雙親,所以對比他大的女子比較憧憬,李承恩雖然再也沒見到他的初戀情人,但心裏卻無法忘懷。進入天策之後,姐夫替他找到對象催促他趕快成家,但都被他以當今正值多事之秋為由而婉拒,後來連秦頤岩都勸他快娶,李承恩隻好用訂婚的方式拖延。然而他四處風流的名聲,也說明了他“要女人,不要老婆”的生活方式。也許李承恩最初就預料到自己的生命如 驚弓之鳥,自幼經曆過孤兒歲月的他,不願將這些悲劇帶給另一個無辜的人,所以才選擇這條道路。這種想法在當時以男性為主的社會中也算是個異數。

李承恩終究還是年輕,不會不敗,吃過很多敗戰,但是李淵卻依舊看重他。

這位年輕的將領也成了大唐王朝唯一一位能夠在軍事謀略上與秦王李世民並肩的存在。

他來瞿塘峽的那一刻,楚歸雄和楊未央的雙眼同時一閃動。

他們不願意繼續讓自己的兒郎繼續死下去,可是戰爭一旦開始,哪裏可能會這麼停息。

李承恩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所以並不擔心西蜀和大楚軍隊反過來打自己。

相反,他卻自嘲的一笑。

皇帝陛下還是高看自己了,有楊秀在的一天,那麼任何勢利都別想要觸碰瞿塘峽。

李承恩知道,可是李淵不知道。畢竟他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可是心裏一個念頭卻讓三十萬大唐兒郎進入西蜀。

要是楊秀不滿了,隻怕……隻怕!

ps:昨天水了一章,在山溝溝裏麵,沒辦法傳!